本院简介

单位: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

邮编:210013

电话:025-83382671 83382672

E-mial:jscfy@163.com

当前位置:主页 > 城市评论

《城市评论》第31期:开发开放前沿的创举纵论及专题调研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17 21:46:09




内部参阅                                          总第177期
 
     
 城市评论                                 31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           2023年11月16日  



\


【本期内容】·洋口港开发开放纵论、苏州市工业文化调研·

罗一民:洋口港开创性开发的回溯与展望
陈平等:苏州工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来自开发开放前沿的创举纵论及专题调研
 
 
    【编者按】经南通暨如东长期筹划,2003年正式启动洋口港建设,2009年底南通暨如东向省政府、省政府接着向国务院申请批准洋口港实行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获得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如东洋口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从此,“中国洋口港口岸”成为我国又一个直接通往世界的重要“出海口”。这是对如东和南通乃至整个江苏沿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战略举措。今年10月24日,南通暨如东举办了《“创新协同  港产联动”洋口港奋进新征程高质量发展》论坛。罗一民同志曾任南通市委书记(后为省政协副主席),此间还曾亲自兼任南通市洋口港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倾力推动洋口港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他对这一论坛主题拥有充分的发言权。现将他的与会论见刊发如下,供各相关方研究鉴取。本期一并刊发本院院长陈平等同志对苏州工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供有关方面研究参考。

 
 
\


 
巧布一“棋眼  赋能长三角


——洋口港开创性开发的回溯与展望
 

罗一民



 
 
       20年前,作为南通市委书记的我,曾在江苏省委、省政府举办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上,突兀地“冒叫”了一声:洋口港的开发和江苏沿海地区的崛起,将撼动长三角经济格局。20年后,“创新协同,港产联动”,已经成为洋口港奋进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新追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顾初创开发的历历往事,展望新时代洋口港建设的美好未来,思绪绵绵,感慨万千。
 
       一、洋口港开发的重大意义

       (一)为推动如东经济从“南通薄弱县”跃升为“全国百强县”找到战略支点。曾经的如东偏居黄海一隅,是全省最后通高速的县(市)之一,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如东发展,成为南通市长期垫底的经济弱县。随着洋口港2003年启动开发,20年来,如东坚定不移地推动港口开发建设,使洋口港由原来的小渔村变身为全县最重要的增长板块。2023年前三季度,洋口港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330.1亿元,同比增长128.5%,占全县的23%。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487.9亿元,占全县的47%;外贸进出口总额234.5亿元(1-8月),占全县的56%;实现外资到账1.32亿美元,占全县的49.6%,总额均位居如东县各镇区第一位,贡献份额全县最高,成为如东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引擎,推动如东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迈入快车道。近年来,如东的综合实力稳步攀升,迈上千亿台阶,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4亿元,在中郡研究所发布的第22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榜单中,位列百强县(市)第31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8亿元,总量15年来首次超越海安;实现全部工业应税销售1907.7亿元,在南通市各县中排第二;工业用电量,在南通市各县中排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外贸进出口增幅、存贷款余额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南通市前列。
     (二)为推动南通发展从“长江时代”迈入“江海时代”开辟广阔空间。南通是沿江又沿海的城市,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沿江地区开发较早,优势已经得以彰显,但由于大型深水泊位和临港大面积工业用地的缺失,沿江地区的持续繁荣面临新的课题。如果有海而不能建设海港,不能形成江海联动优势,南通沿江又沿海的优势就无法凸显。洋口港紧邻长江口,离南通港仅60公里,作为呼应江海的连接点,它的开发建设,不仅可以使沿江开发摆脱长江航道的制约、顺应国际船舶大型化的要求,也可以推动江港及腹地经济服务成本的最低化,建成后的洋口港,将使得长江的“黄金水道”向大海的“黄金海岸”延伸。同时,依托深水海港的优势,建立以石油和石化工业为主体的临港产业,将改变南通过去以纺织服装、沿江化工等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可以讲,洋口港的开发建设在当时结束了南通“有海无港”的历史,它的开发建设,是整个南通江海联动、优势互补的奠基石,使南通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从“长江时代”向“江海时代”的历史性跨越。依托洋口港,南通的“江海联动、陆海统筹”战略有了重要的支撑点,促进了南通地区的航运结构、港口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完善。


      (三)为推动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出新的贡献。放眼全球,沿海地区大多是经济高度发达或领先地区,但江苏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大部分海岸属于淤泥滩涂,不能建深水大港,处于交通末梢,长期被“边缘化”,因此,江苏沿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全省的经济洼地。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沿海开发战略,决定把洼地变成高地,并推动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些战略研究报告就提出,江苏沿海开发应加快建设深水大港和完善集疏运体系,逐步形成以连云港港为区域中心港,盐城港和南通港两大港口为主体的九大港区,集约开发,协调发展,逐步建立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现代化港口体系。还有研究报告提出,随着南通洋口港深度开发,南通也具备发展大型石化的条件。洋口港的开发建设,将使江苏沿江开发的辐射更强、拓展沿海开发的战略空间。洋口港有近百平方公里临港滩涂空地,多条河道直通长江获取丰富的淡水资源,有较为完备的内河运输体系,可依港建成重工业、重化工等产业群,成为具有较强资源配置功能的现代型海港、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和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辐射源。
      (四)为拉动长江北、服务大上海、连接东西部、助推长三角发挥更大作用。洋口港接上了我国东部沿海港口的“断链”。洋口港的开发建设,对于促进南通乃至整个江苏长江以北地区的快速崛起和后发居上,有着巨大的促进效应。通过充分利用江海岸线资源,江、海联动开发,联动发展产业园区,联动建设基础设施,加速苏东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国际分工的步伐。同时,通过吸引苏南城市跨江联动开发,实现了两岸城市的互动发展。全力打造洋口深水大海港,加快实施江海联动新战略,可以构筑长三角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平台,提高长江三角洲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拓展经济腹地,对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量的扩大及质的提高,促进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为奋进如东和南通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提供精神动力。建设初期,洋口港提出了“科学、开拓、拼搏、奉献”的洋口港精神,这一精神鼓舞一代代洋口港人。他们苦干实干、只争朝夕、勇创一流。全长12.6千米的洋口港黄海大桥,仅用627天就贯通;10.7千米管线桥只用了一年半就建成。2006年12月1日,我国首例无遮掩外海人工岛工程正式开工。面对这一世界级难题,洋口港人迎难而上,坚守在海上,潮来我退,潮退我上,不分昼夜,不间断趁潮作业,抢抓一切可用时效,日抛石超3万立方米,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1.44平方千米人工岛的建设。如今,“开拓首创、团结拼搏、敢于担当、百折不挠”的新洋口港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每一个如东人乃至南通人的血液里,成为激励和鼓舞南通和如东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一面精神旗帜。


 
\


        二、洋口港开发的非凡首创

       (一)首次在辐射沙脊群和淤泥质海岸建设深水大港。1980年,南京大学王颖院士团队在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中发现南黄海辐射沙洲中的烂沙洋北水道、烂沙洋南水道和黄沙洋水道,经过大量研究后得出“如东可建深水海港”的结论。1992年,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顾民权大师提出“三条航道夹两座人工岛”建港构想,自北向南分别为“黄沙洋水道—大太阳岛—烂沙洋(蓝沙洋)北水道—阳光岛—烂沙洋南水道”。2003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孙月平教授团队根据世界港口代际演化规律,提出“洋口港综合开发拟从第二代港口起步,逐步向第三代港口发展”建议。2005年,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杨希宏团队经过长期研究后得出“烂沙洋的深水航道是稳定的,在西太阳沙建设人工岛是稳定的,在洋口港建设深水海港和LNG接收站没有颠覆性问题”论断,奠定了洋口港的建港基础。在进行充分的专家论证后,经有关部门批准,在如东建设深水大港的工程顺利启动。
       (二)首开国内无遮掩(无海港庇护)外海人工岛施工之先河。洋口港人工岛的匡围是在远离陆地10多公里、毫无遮掩外海滩面进行的,第一次综合采用抛石、打钢板桩、倒滤层施工等技术,
打了6850根桩,铺排178张,抛石140万方,使用大型充填袋84万方,吹填800多万方的工程,这在世界人工岛的匡围史上是罕见的,施工过程中经历了海上40年来最大的风暴潮和6次强台风。世界上同类型人工岛成功率只有49%。2007年11月28日,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洋口港太阳岛0.3平方公里LNG接收站区块围填圆满结束,不仅创造了正10米高的世界纪录,而且开创了国内无遮掩外海人工岛施工的先河,为洋口深水大港2008年初步通航奠定了基础。
       (三)首度获得合法的由国家审批的30平方公里海域开发使用权证。2003年,南通的“大港梦”呼唤着洋口港的开发。可是,港口的开发建设动辄需要几十亿的资金,那时地方政府的财力,还无法承担如此庞大的项目投资。在反复酝酿、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如东县创新性提出以“资源换资本、土地换投资”的招商思路。温州一个白手起家的建筑商率先响应并付了定金。2003年11月18日,洋口港宣布开工,一期围垦10平方公里。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位投资者无力持续投资,围垦工程面临停工危机。几经周折,多方穿针引线,终于找到有意向投资洋口港的香港保华集团。洋口港提出的以资源换资本,即谁来投资建设洋口港的跨海大桥和人工岛,就给谁配备30平方公里的港区滩涂用以开发,以围垦滩涂区的土地收入作为未来的回报。合作谈判中,香港保华集团为体现投资的诚意,给如东县政府200万美元的保证金,但也提出要求,作为如东方入股的30平方公里滩涂必须具有合法的海域使用权证,如果3个月内不能领到海域使用权证则合同作废,还要赔偿保华200万美元。3个月内要拿到经国务院批准的大规模用海项目证书,洋口港人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04年4月,洋口港拿到了全国第一张有30平方公里面积的海域使用权证,并以此作为地方政府的股份入股中外合作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如东历史上最大的外商企业终于落户。随后保华集团连年增资,注册资本达2亿多美元。洋口港临港工业区、连接大陆和人工岛的黄海大桥、人工岛及起步码头在五年内相继建成,在约定的期限内实现了港口通航,为后期洋口港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首个由外资占大股中外合作开发建设的国内大型港口基础设施项目。香港保华集团是一家以建筑业为主的全球投资商和上市公司。1946年成立于上海、第二年便迁到香港的保华集团,经过半个多世纪打拼,已成为香港乃至世界建筑业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维多利亚海湾两条过江隧道、香港新机场基础设施、汀九大桥、长江中心、香港地铁……见证了保华建设香港的诸多足迹。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保华集团开始调整发展战略,将热切的目光投向大陆,在抢先进入苏州工业园开发之后,又将目光紧紧盯在要开发深水海港的江苏如东洋口港。香港保华集团的介入无疑给蓄势待发的洋口港带来曙光。洋口港是保华集团在祖国投资的第一个港口建设项目,也是它转战内地、实施江海策略的第一步。可后续投资如何回收,像一个“死结”困扰着保华集团。他们看到洋口港开发的巨大价值,但却还没找到后期的盈利模式,所以有些举棋不定,迟迟不能在合作协议上签字。但机遇总是钟情有胆略的开拓者,经过6天6夜的紧张谈判,双方基本达成了合作开发洋口港的意向。香港保华集团的到来,和中石油形成全力,使洋口港开发步入了以基础设施带动项目、以项目带动港口开发的两轮齐驱之路。
      (五)首批由国务院特批的地方性港口升格为国家级口岸。2009年11月2日,如东县政府向南通市政府作出《关于如东洋口港口岸一类开放的请示》,11月16日,南通市政府征求南通四家联检部门意见后上报江苏省政府,请求批准如东洋口港口岸一类开放并转报国务院。江苏省政府在征得省四家联检部门同意意见后,于2010年5月24日向国务院正式报送以《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恳请批准如东洋口港作为一类口岸对外开放的请示》,请求批准洋口港实行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2012年4月27日,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国家口岸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洋口港口岸作为新开水运口岸位列其中。2012年6月14日,南通市政府向省政府作出《关于如东洋口港一类口岸对外开放的补充请示》。2012年10月26日,江苏省政府向国务院呈送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如东洋口港一类口岸对外开放的补充请示》。2014年1月7日,中央编制委员会函复海关总署,同意如东洋口港口岸对外开放,并同意设立相应机构,核定人员编制。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如东洋口港口岸对外开放的批复》,正式同意洋口港一类口岸开放。从此,“中国洋口港口岸”成为我国直接通向世界的重要“出海口”。批准洋口港对外开放岸线6910m、泊位15个,口岸设立正团级边防检查机构和正处级海事、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核定编制。2015年11月17日,洋口港口岸通过了由海关总署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质检总局及总参谋部组成的国家级验收组的验收。2015年1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致函江苏省人民政府,印送江苏如东洋口港口岸、启东港口岸对外开放验收纪要《海关总署关于印送江苏如东洋口港口岸、启东港口岸对外开放验收纪要的函》。2015年12月16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正式公告如东洋口港口岸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同时10万吨级LNG码头、万吨级重件码头也正式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



 
\
 


         三、洋口港开发的丰硕成果

       (一)建成面积3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和长度12.6公里的黄海大桥。3平方公里人工岛——阳光岛,建有LNG接收站、液化品罐区、干散货仓储区和综合服务区,是全国最大的海上LNG能源岛,建有长三角地区最大规模的LNG接收站。黄海大桥一桥,于2006年10月28日开工建设,是我国外海第二大型桥梁,被誉为洋口港四大基础工程之一,也是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区与阳光岛的重要运输通道。工程总体由三部分组成,全长12.6公里。第一段是连接临港工业区长1.1公里、宽39米的接岸引堤,第二段是长10公里、桥面净宽11米的跨海大桥,第三段是与人工岛相连长1.5公里的接岛引桥,整个工程造价约10亿元。2008年7月16日,黄海大桥(一桥)顺利合龙实现全线贯通。目前,平均每天约有900辆车次通行,高峰时期达到1000辆车次,对整个洋口港的开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黄海大桥二桥,于2020年6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位于黄海大桥一桥东侧,桥梁总长10.035公里,是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项目,也是洋口港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总投资超11亿元,与已建黄海大桥一并作为连接临港工业区与阳光岛的“主动脉”,建成后将使大桥整体通行能力增加一倍。2023年1月7日,黄海大桥二桥主桥顺利合龙。管线桥工程,是洋口港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之一,是LNG、原油登陆及其他液体化工物资进出的重要依托。总投资6亿元,于2009年3月10日开工,2011年11月22日交工验收。工程位于黄海大桥(一桥)的西侧,主桥与黄海大桥(一桥)平行,桥梁总长度为10.7公里,桥宽13m,桥上安装有天然气和液化品运输管道。截至2022年底,累计外输天然气超700亿方,为全国清洁能源供应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港口工程,形成了可停靠15万吨大船的深水大港。西太阳沙码头区以LNG、油品及液体化工品运输为主,兼顾部分散杂货运输,岸线长度11.8千米,规划泊位32个;金牛码头区主要服务后方临港产业所需各类物资运输,岸线长度3.7千米,规划13个通用散杂货泊位;环港码头区主要发展中小型泊位,岸线长度3.9千米,规划20个泊位。
      (二)建成全国最大海上能源岛和长三角地区最大规模LNG接收站。为响应国家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任务要求,洋口港将阳光岛定位为能源岛,大力发展LNG产业。根据2019年颁布的《全国沿海与长江干线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码头布局发展意见》规划,洋口港区作为全国LNG布点重要港址,共布局LNG码头、液化品码头、通用码头8个泊位,规划接卸规模达2000万吨,泊位数量、接卸规模均为全国最大。同时,江苏如东LNG接收站扩建项目纳入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洋口港正不断为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赋能。目前,岛上落户LNG接收站项目4个,分别为已经建成投用的江苏中石油LNG接收站项目、正在建设的协鑫汇东LNG接收站项目和国信如东LNG接收站项目,以及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的华润燃气LNG接收站项目。到“十四五”期末,洋口港接卸能力将达到2500-3000万吨/年,配套建成LNG码头、液化品码头、通用码头八个泊位。中石油LNG接收站项目,是洋口港的开港项目,占地面积450亩,目前已建成6个LNG储罐,罐容量达108万方(3个16万方,3个20万方),形成了650万吨/年的LNG接卸能力,是全国最大的LNG接收站之一。近年实现满负荷生产,满库容情况下可储备天然气6.7亿立方米,冬季用气高峰时期,能够保障2300万户家庭连续1个月的用气量,全年可支持江苏省三分之一的天然气供应。以2022年为例,该站LNG年接卸量达到了707.48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的11%,占全省用气量(303亿方)的1/3,实现销售31亿元,税收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该站与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航关系,累计接卸来自全球各地的LNG约5300万吨,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供气超750亿立方米,其中俄罗斯、卡塔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占70%,这里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与长三角经济带紧密衔接的重要门户。协鑫汇东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单位为协鑫汇东液化天然气如东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为50.55亿元,建设2座20万方LNG储罐、1座LNG接卸码头、1座LNG装船码头及其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接收站总罐容为40万方,最大气化外输能力为3680万方/天。国信如东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单位为江苏国信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为江苏国信如东液化天然气储运调峰项目,项目总投资52.1亿元,建设3座20万方LNG储罐及配套公用工程设施。二期工程为江苏国信如东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总投资22亿元,新增建设1座20万方LNG储罐、配套码头及卸料设施。全部竣工后接收站总罐容为80万方,最大气化外输能力为4100万方/天。华润燃气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单位为如东洋口港液化品码头有限公司,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为华润燃气江苏如东LNG接收站项目,总投资63.44亿元,建设4座20万方LNG储罐、LNG码头工程等,今年6月份开工的。二期工程为华润燃气江苏如东LNG接收站储罐项目,总投资10.8亿元,计划新建2座20万方LNG储罐及其配套设施。本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规模可达1000万吨/年,总罐容为120万方,最大气化外输能力为7900万方/天。
       (三)建成110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和49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园区。2020年初,洋口港开发区与长沙镇实行“区镇分设”,调整后的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10平方公里(2019年全区总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海上作业区、临港工业区和港口新城区3大功能区及纤维新片区、发展预留区。其中海上作业区包括3平方公里的西太阳沙(阳光岛)及其作业区和金牛作业区。临港工业区总规划面积49平方公里,分为一期(10平方公里)、二期(10平方公里)、三期(16平方公里)、四期(13平方公里),主要发展以港口为支撑的临港产业;港口新城区总规划面积6.38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远期预留扩展区面积为7.6平方公里。纤维新片区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发展预留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作为未来重大产业项目预留地。
      (四)建成“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三大新型临港产业集群。近年来,洋口港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三大临港产业发展方向,招引落户的项目超过100个,其中有一批百亿级重特大项目投产,包括总投资450亿元的金光如东高档生活用纸项目,总投资480亿元的桐昆聚酯一体化项目。临港工业区主要布局发展新材料和新装备产业,总面积约92平方公里。其中,新材料产业包括化工新材料和纤维新材料两大板块。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用地10平方公里,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主要发展以烯烃和芳烃下游产业为方向,锂电池材料、高性能树脂材料、电子专用材料等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并配套有江苏省首批化工中试基地进行新材料产业孵化;纤维新材料产业发展用地9平方公里,包括通用纤维和高性能纤维两大重点方向,主要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碳纤维、聚酰亚胺等国家战略型新兴纤维材料以及从聚纺端开始向下游延伸至各类型改性面料的完整纤维产业链。新装备产业发展用地18平方公里,主要依托金牛码头区重装和通用码头资源,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船舶配套装备、化工装备、能源装备、重型机械等大型装备制造产业。临港工业区西侧和东侧均规划有产业发展预留区,其中西侧13平方公里,东侧42平方公里。另外,新能源产业主要布局在阳光岛及周边海域,发展以LNG为核心,风能、太阳能、冷能为重点,氢能为未来方向的清洁能源产业链体系。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桐昆聚酯一体化项目,是桐昆集团投资设立的大型绿色智能聚酯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480亿元。先期实施的一期项目投资250亿元,占地面积2300亩,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的PTA和聚酯纺丝工艺技术,新建2条PTA生产线以及8条聚酯生产线。建成后年产500万吨PTA及240万吨新型功能纤维,将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PTA、聚酯、纺丝连续生产,实现产业链一体化的整合,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低碳、环保、智能的先进工厂。目前两套PTA装置和1-6号聚酯生产线投产,剩余2条聚酯生产线年内竣工投产。2022年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实现应税销售84.6亿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115亿元,预计今年全年销售超300亿元,项目今年四季度全部竣工投产,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应税销售350亿元、利税35亿元。二期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占地1033亩,建设年产250万吨PTA、180万吨聚酯瓶片、120万吨短纤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约250亿元,年利税25亿元,用工3000人,亩均税收96万元。目前项目已获南通市审批局备案,环评、能评等专项评价已上会通过审查,只待能耗指标取得后推动审批程序获批。金红叶纸业(南通)有限公司高端生活用纸项目,投资主体为印尼金光集团,总投资约450亿元,规划用地8500亩,其中6500亩作为年产396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用地。先期实施的项目一期规划78万吨,于2019年开工建设,2022年实现竣工投产,主要生产、销售“清风”“唯洁雅”“铂丽雅”等享誉国内外的生活用纸产品等。2022年累计实现应税销售23亿元;2023年上半年度实现应税销售21亿元。二期项目投资139亿元,年产126万吨生活用纸。目前已经完成所有的报批手续,具备项目开工建设的条件。
       (五)建成江苏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亚马尔LNG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发、液化、运输、销售为一体。2013年,中国石油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亚马尔LNG项目,着力打造“冰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2017年底,该项目在洋口港正式投产,2018年7月,首船LNG在中石油江苏如东接收站上岸,北极能源由此开始进入长三角千家万户,区域能源供应有了更加充足的气源保障。


 
\



          四、洋口港开发的广阔前景

      (一)以港促产、港产联动,以港兴城、城港互助,如东将成为港航通达、产业发达、工业化和城市化齐头并进的新型港口城市。如东围绕“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依托深水海港资源,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导向,港产联动、创新协同,实现临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江苏沿海新装备产业标地、长三角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新能源产业高地,推动实现洋口港的“蝶变升级”。同时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水体资源,打造“推窗见绿、开门见水”的滨海城镇风貌,讲好绿色港城故事。
       (二)注重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东将
成为南通乃至江苏和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如东发挥洋口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基础完备的港口优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构建南通乃至江苏和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协同发展,构建应用型创新体系,加强科创企业孵化、高端人才培养、产学研跨江合作,打造区域创新样板;以构建“绿色产业、绿化空间、零碳园区”为目标,发挥绿色能源优势,全面推进新能源应用示范,建设“绿色产城”;做好区域互补大文章,全面推进江苏跨江融合发展重要决策部署,实现产业、港口、新城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形成由现代化产业支撑的临港工业区和沿海产业带,如东将以自身独特优势在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中发挥独特作用。围绕国际能源岛的定位,放大向东开放优势,深耕太阳岛,加快LNG接收站群的建设,配套完善的天然气管道外输体系,打造全国LNG接卸、储备、供应基地,建设各类金融和交易平台,形成LNG的中国“阳光”指数。同时,围绕以LNG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链,集群式发展氢能、风电、光伏、储能电池等低碳前沿产业。聚焦东太阳沙岛,发展面向欧美的远洋航线,建设大型原油石化码头与离岸型原油接收中心,构建未来洋口港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四)促进绿色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海工装备产业、大型石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如东将形成江苏创新型经济优质高效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突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强链补链延链,集链成群、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形成内部产业链互为支撑的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圈。建设国际能源岛、中国纤谷、南通纳米园,形成江苏创新型经济优质高效产业链和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特色彰显的产业集群。
      (五)再建新的港口,开辟具有双向航道和夜航功能的深水新航道,如东将形成规模更大、功能更全的现代港口集群,并与长三角诸港口共同发挥港口集群联动效应。围绕蓝沙洋和黄沙洋两条长江古入海口的河道,全面建成具备双向航道和夜航功能的15万吨蓝沙洋航道,着眼25万吨级的黄沙洋水道研究,争取在下一个20年期间全面建成。同时依托金牛码头,建成5万吨靠岸式港池,发展面向全球的近海装备产业集群,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做好经略海洋、筑梦深蓝的文章。
       砥砺奋进二十载,风正帆悬再起航。期盼如东再接再厉,围绕“东方大港”的宏伟蓝图,以“海子牛”的开拓精神和不屈意志,“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再谱新时代洋口港开发新华章,再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辉煌。





 
\


 
苏州工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陈  平      张  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技术的“刚性推动”,也需要文化的“柔性支撑”。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积淀和升华,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及价值取向,对工业化进程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决定性的影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成世界制造强国,需要工业文化同步跟进。本文从工业文化建设的意义、苏州工业文化建设成绩、苏州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现状等方面展开,围绕塑造提升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立足实现苏州工业强市和文化强市目标,提出苏州工业文化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工业文化建设是高质量发展必然选择 

       苏州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在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苏纶纱厂等一大批工业遗产,成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重要载体。同时,苏州也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工业制造核心,是当前我国工业规模最大的地级市, 2022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6万亿元,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彰显出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在多年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苏州积淀了丰富的工业文化和创新资源。
       近年来,苏州紧紧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立足工业强市和文化强市,发挥工业文化的支撑引领、集聚资源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成集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建设研究院,搭建服务苏州、面向海内外的高水平的文化创新服务平台,助推产业发展模式与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了苏州工业文化建设量质并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江南工业文化特色内涵进一步彰显。有机融合“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水乡”“人间天堂”等苏州特色文化资源,深入探寻江南工业文化概念范畴、演变脉络、要素谱系、变革动力等内容。推出一系列具有苏州工业特色的衍生文化产品,形成江南工业文化元素IP效应。与海内外高校、研究中心合力建设一批江南工业文化研究基地和学术平台,扩大苏州在国内工业文化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苏州传统产业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等)、技术的保护与传承;推广江南工业文化标识形象,借力国际国内政策对话、知识培训、比赛竞赛、讲座演讲、展览会议等线上线下丰富的传播活动,持续塑造、传播、固化“最江南”品牌,凸显全国工业文化高地形象。
        苏州产业创新生态进一步健全。发挥工业文化放大器、倍增器效应,支持实施“工业文化+”工程,加快工业设计载体建设,催生若干以创新为引领、文化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新业态新模式,为苏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提供强有力支撑。
       苏州文化城市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将更多的工业文化遗产内涵融入苏州旅游产品中,形成一批城市工业遗产景区、景点和配套综合体,推出一批城市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助力“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一城百馆、博物苏州”等世界级苏州文旅品牌打造。

      二、苏州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现状

      工业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工业遗存,经过改造、更新、再利用,还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价值。强化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力度,对于彰显城市性质定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助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苏州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又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丰富的工业遗址遗存。从总体上看,由于历史的原因,尤其全社会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识及评估认定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苏州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利用依然是“短板”和“弱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与苏州深厚的工业底蕴不够相称。苏州是我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地之一,工业文明对苏州经济社会和城市形态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苏州的丝绸、手工业和民间工艺、轻纺工业、食品工业都曾誉满全球。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又先后成为全国乡镇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和开放型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目前,苏州是仅次于深圳、上海的全国第三大工业重镇,全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城市之一。苏州的工业遗产遗址既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变迁的历史,又积淀了苏州工业发展的变化。但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尤其是城市结构转型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一批工业企业包括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存,有的已经停产搬迁,有的甚至已经消亡,而起于觅渡桥沿城南护城河至盘门的青旸地“工业园区”更是难寻芳踪。姑苏区的普查表明,目前其辖区范围内冠以工业遗产遗存的仅32处,显然与该市深厚的工业底蕴难以相称。
        二是与外地的创新探索不够同步。国家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高度重视,2018年11月,工信部制定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至2019年,工信部连续公布了三批共104处国家级工业遗产名单,江苏省南京金陵机器局、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无锡茂新面粉厂旧址、大生纱厂、常州恒源畅厂、镇江香醋传统酿造区、洋河老窖池群及酿酒作坊等7处名列其中,而苏州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据查,早在2002年,上海市就扩展了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范围,由新中国成立之前建成扩大到建成30年以上的优秀历史建筑,并对产业建筑保护名单制定条例,提出了分级保护名录。而同为苏南工业重镇的无锡市,2006年即提出要“注重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同年,国家文物局在无锡召开会议,形成的《无锡倡议》成为我国首部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2007年5月,无锡市又出台了《无锡市工业遗产普查及认定办法》,常州市也于2009年7月编制了《常州市市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特色范例不胜枚举,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工业遗存已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载体,成为当地城市文化景观和创新创业的新亮点,苏州在这方面亟待加强。
       三是与世界遗产保护利用整体水平不够协调。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十分重视世界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再利用。古城、古镇、古村落在保护中获得新生,古典园林群体、中国大运河多个点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昆曲、古琴、香山帮营造技艺等列入“人类口述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近几年来,苏州还积极推动“碧螺春果茶栽培技术”项目申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去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塘浦圩田水利工程”项目也在积极申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水利部专家委员会已经听取专门汇报。作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典范城市,苏州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亟待“再出发”,再创新局面。
       从普查掌握的情况,对苏州(主要是市区)工业遗存的现状,可以得出三点初步的结论:①遗存尚在、保护良好的,主要是年代较为久远的、与工业相关联的、纳入各级文物保护或控保体系的政府监管衙署、工商名人住宅等历史传统建筑,其中市级以上文保单位9处,市级控保建筑8处,呈多、散、小特点,而直接与生产相关、保存完整的屈指可数。②遗存尚在,并能较好体现苏州在我国各个历史阶段(包括早期民族工业、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来以及特色工业产业)具有代表性地位和较高价值的工业遗产,有的亟待普查发现,有的亟待认定勘察,有的亟待抢救修复,有的亟待有机更新,还有的亟待提档升级,优化再利用。③遗存虽已消失,但由于相关企业在苏州及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和很高历史文化价值,迫切需要以多种形式活化遗产故事,传承和发扬遗产精神与技艺,留住遗产记忆。

         三、对苏州工业文化建设发展的建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数字中国等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作为工业主管部门的国家工信部,应充分发挥工业文化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牵头组织国家媒体、智库、产业名企及学者,推动、促进和帮助各责任主体,共同打造区域特色工业文化实践样本,塑造提升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争取和保持走在前列。
       我们认为,建设苏州工业文化创新研究院,有利于充分挖掘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先进工业文化资源,发挥其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带动、引领和支撑作用,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创新文化服务模式,切实破解区域发展的实际问题,并且上升到国家层面,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综合竞争力,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一是重塑产业名片,打造运营平台。立足江南文化、产业、资源要素基础和特色,推动形成主名片+特色名片的苏州产业名片体系,打造具有鲜明苏州特色和辨识度的高端产业品牌、一流企业标杆,创出一批有影响力、能够反映苏州工业形象的产业名片,建立包括概念理念、视觉形象、产业故事等在内的名片标识,构筑苏州工业形象标识矩阵,为企业品牌培育与推广、工业园区、先进制造业集群赋能,助推苏州工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
        二是挖掘地域资源,保护传承平台。发掘苏州地区大国工匠、优秀企业家典型案例,讲好苏州工业故事。挖掘提炼彰显工业形象特质的人文元素、精神标识和典型故事,打造主题独特形式多样的创意IP、内容新颖的工业文化消费产品(如数字藏品等),繁荣文艺创作生产,为城市发展赋予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苏州工业遗产资源价值,探索实现工业与文化、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因地制宜探索苏州符号发展路径和模式,在感受工业历史辉煌中领略现代文明时尚,为工业遗产和工业精神延续新生命、焕发新生机赋予时代新内涵。
       三是抓好人才培训,扩大交流平台。建设工业文化研学和劳动教育基地,配合工业强国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尚工”行动,加强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实训基地和服务体系建设,针对社会关注的重点行业开展工业知识科普教育活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企业家队伍,推动苏州企业家、大国工匠进入中国工业名人堂。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的广泛务实合作,推进苏州市工业技术、产品和文化“走出去”,逐步提高整体效能和社会影响力。
       四是传播工业文化,做强推广平台。依托工业强国短视频平台等国家级传播矩阵,统筹中央和地方媒体资源,创新传播载体,丰富内容形式,全方位展示苏州经济和文化发展成果,助力苏州整体形象塑造。开展工业题材文学、影视以及艺术等内容创作,组织竞赛评奖、会议、论坛、展览展示等活动,助力苏州市形成一批工业文化创新示范项目,打造全国工业文化发展标杆。依托苏州“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建设,探索建设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公园、工业旅游景点景区、工业研学和劳动教育目的地、工业和科幻影视产业园区,推动创建一批苏州特色工业文化体验基地和工业形象展示窗口。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工业元宇宙体验馆、数字文化街区等,搭建发展核心要素汇聚平台,促进产融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提升苏州市文化产业格局和挖掘城市生活多元性赋能。

【作者简介】
陈平,原单位江苏省委研究室,现为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强,工作单位是国家[苏州]产业经济联合研究中心。
 

                                                         
  报:省委省政府领导;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研究室。
  送:省主管及相关部门,有关方面。
发:本院各领导,各成员单位。                                                                   
  本刊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237号中央公馆           
  联系电话:13851896600

 
\

图文编辑制作:钱伯华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江苏省住建厅 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