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简介

单位: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

邮编:210013

电话:025-83382671 83382672

E-mial:jscfy@163.com

当前位置:主页 > 城市评论

《城市评论》第12期:江苏城市四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1-03 22:41:54


\





内部参阅                                     总第159期


城 市 评 论           12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       2018年12月28日 
 

 
本期内容· 江苏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发展回顾与展望 · 

  新华网报道   (2)     顾介康发言  (5)      钱伯华发言 (9)
  仲红岩发言 (16)     臧建东发言(21)      王兴亚发言(25)
  吴  健发言   (29)     仇向洋发言(32)      徐之顺发言(38)

 


江苏城市四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论坛
 
 
【编者按】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重要讲话。2018年12月26日,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举办了“江苏省改革开放40年城市发展回顾与展望”专题论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畅谈江苏城市40年来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同时思考探讨一些重大课题和深层问题,提出了不少深刻见解和重要建议,对领导决策和相关方面工作具有参谋意义和参考价值。现将8位发言者所备全文编发如下,供领导和有关方面参阅。

 
\

 
江苏改革开放40年
城市发展回顾与展望专题论坛举行
 
新华网2018年12月28日 14:55:46 
 
来源: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

\

(新华网记者 俞 立)

        2018年12月26日下午,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江苏改革开放40年城市发展回顾与展望》专题论坛在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举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丁解民出席。省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顾介康、省委研究室副主任仲红岩、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臧建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出席并发言。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全体领导成员出席,其中仇向洋、钱伯华、王兴亚也做了发言。该院成员单位负责人及有关方面共50多人与会。论坛由该院院长刘福林主持。
 
\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  刘福林

        刘福林院长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巨变,全国和江苏的城市化也都随着改革开放发生巨变,取得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召开本次论坛,对江苏城市40年来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展望,是对中央和省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的积极响应。
 
\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  顾介康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顾介康回顾了江苏40年城市发展历程,认为城市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他着重谈了城市发展必须注重五个方面:第一,注重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历史方位,克服“就市论市”的倾向。第二,注重提升城市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克服“摊大饼式”扩张的倾向。第三,注重彰显城市的个性特征,克服“千城一面”的倾向。第四,注重城市规划的长期性和法定性,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第五,注重统筹协调条块之间的关系,克服各自为政的倾向。
 
\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钱伯华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钱伯华列举历史事实和详实数据,从九个方面客观反映出40年来江苏城镇化的成就与经验:江苏在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中推动城镇化大发展,在对外开放中推动城镇化跨越发展,在布局城镇承担沿海沿江、一带一路交流合作重任上发挥重要作用,靠发挥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历史人文优势推动城镇内涵型高质量发展,靠稳健务实和地域创新领先扎实推进城镇创新发展,靠党政推动、市场驱动“双驱”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在推进城镇化中坚持统揽齐抓、造福人民的正确定位和指向,在制定实施新规划中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
 
\
 
江苏省委研究室副主任  仲红岩

        江苏省委研究室副主任仲红岩阐述了江苏城市化的六个特点与规律:一是城市发展具有渐进特点。二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动。三是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相相适。四是城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五是城市具有文化特色标识性。六是城市发展具有系统性。提出城市群要向“大集中、小分散”态势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今后城乡更高的形态和发展的方向。
 
\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臧建东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臧建东对江苏城市转型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主题。二是集聚发展,注重集聚、协调、错位发展。三是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四是注重融合发展,包括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不同群体的融合。五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王兴亚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兴亚阐述了信息化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他认为,多项数据指标显示我国城市化发展之迅速,究其原因,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内涵型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加速城市化趋势不会改变,加速信息化趋势也不会改变,并且战略地位会更加凸显,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战略的深度实践,信息化将继续助推城市化。他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应重构,认为智慧政府的引领作用不可或缺。
 
\
 
南京卓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  健

       南京卓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健提出优势城市理论,他认为,打造优势城市的核心是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创新打造优势城市包括三个方面:基于资源配置的创新、基于产业集群的创新、以及基于产业环境的创新。
 
\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理事长  仇向洋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理事长仇向洋概括了城市化过程中几点做法和经验:建立实行以空间管治权为特征的高度分权制度;城市化的动力在地方政府,通过投资拉动发展;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中国城市化的关键点,例如实行高速路、机场建设收费制度等。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划定土地红线等新的限制,应抓紧研究,尽快加以解决。
 
\
 
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  徐之顺

       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充分肯定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同时以“充分发挥城市化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为题发言。他认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涵。推进城市化要突出城市驱动创新的重要功能,特别是大城市要起到“龙头”带动作用,促使城市成为创新的沃土。应突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应紧密配合国家区域协调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负责管理全省各种论坛的省社科联学会部负责同志听了大家发言后认为,这次论坛规格和质量都比较高,主题好、紧跟形势,水准高、亮点不少,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党政领导决策及有关方面开展工作具有重要参谋意义和参考价值。
 

\

与会领导和各方面负责人合影
 

 
     \    
 
对江苏城市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顾 介 康

 
       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很高兴来参加城市发展研究院举办的“江苏改革开放40年城市发展回顾与展望”论坛。我主要对江苏城市发展的历史做一些回顾,对城市规划问题讲几点思考。
        一、江苏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
       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很明显的轨迹,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发展、完善、创新,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不断完善,包括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改革、开放、发展,以及党的建设发展的过程都是如此,城市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也是如此。
       从江苏的实践来看,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即“农村农业、城市工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开始打破这种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之间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产品等开始双向交流,打破了原本的单向交流。由于乡镇企业实行的是“离土不离乡”的用工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尚未改变,故尔乡镇企业极大地推进了江苏工业化的进程,却没有同步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1982年,省委、省政府在常州召开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在全国首次提出“以城市为中心、农村为基础、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这在全国是比较早的,极大地推动了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苏南地区出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象,即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快于城市的改革和发展。1983年,江苏继辽宁之后,在全国各省区中较早全部实行市管县行政管辖和领导体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的企业逐步搞活,各级各类开发园区进入收获期,大量的农民工开始进城,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集聚辐射作用日益凸现。为适应这一城乡关系的重大变化,经过几年的酝酿,于2000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城市化战略,即加快推进城市化,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想,提出“加快大城市、特大城市建设,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着力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升城镇发展质量”的工作方针,并制定了建设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和几纵几横的城镇发展轴的总体布局。这个会议后,采取了县改市、县改区(解决市县同城问题)、小乡镇合并等一系列措施,江苏的城乡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实现“五个统筹”的要求,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的首位。据此,省委、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上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以“四化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出一系列举措,包括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美丽城市、乡村振兴战略等。江苏的城市和乡村建设也由此进入新的阶段。
       以上是对江苏城市化进程及战略规划调整的简略回顾,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这个发展轨迹表明,创新必须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必须是在实践探索基础上的创新,必须是尊重广大群众首创精神的创新。
        二、新时代城市发展的目标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城乡关系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城市的改革开放产生了很多新的需求。为此,新时代城市发展必须贯彻三条基本的原则:一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三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根据这三项基本原则,今后城市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建设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城市,建设开放包容城市,建设数字智慧城市,建设绿色环保城市,建设文明宜居城市。
        三、对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该坚持抓好什么?总的来说是四句话:高起点规划,高规格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其中首要的一条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不仅关乎现阶段城市的建设,而且关乎城市的长远发展。目前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规划不科学、不合理造成的。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表明,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历史方位,克服“就市论市”的倾向。每个城市都处在区域发展和城市群体的大格局中,只有找准自己在这个大格局中的历史方位,才能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也才能根据这个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所谓高起点规划,就如“航拍”一样,放宽眼界,在更大区域范围和城市群体中找准自己所处的方位,而不是“就市论市”。确定历史方位,有上、中、下三个层面。对江苏城市发展来说,“上”就是把自己放到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区域、城市群体中来考量;“中”就是把自己放到全省城市体系中来考量,“下”就是要把自己放到本市范围内来考量。例如,南通素有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但长期来“南通南通,向南不通”,虽然它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仅60公里,却因江海阻隔,很难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建成通车,打开了与上海的直接通道。与此同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南通被定位为长三角北翼的经济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南通市的规划就不能仅仅从南通本市区域考量,也不能只从苏中区域范围考量,而必须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高度、从“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要求来规划设计南通未来的发展。再如徐州市,它是我国东西与南北联结的交通枢纽,也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所以,徐州市的城市规划就不能“就市论市”,也不能局限于苏北五市的区域,而必须放到史称“五省通衢”位置,今天江苏、山东、安徽、河南4省20个市的实地范围内加以考量。
       第二,注重提升城市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克服“摊大饼式”扩张的倾向。长期来,城市规划的编制注重的是空间布局,忽视了城市内涵质量的提升,“摊大饼式”的扩张成了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诚然,在城市发展的一定阶段,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现实状况,适当扩大城市的规模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但是,城市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现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城市规划的制定和修编,更重要的是把重点放到提升城市发展的内涵和质量上来。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很好的探索和研究。
       第三,注重彰显城市的个性特征,克服“千城一面”的倾向。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规划的制定和编修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各个城市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人文底蕴、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各不相同,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各自的个性特征和优势。例如,从历史上看,北京、南京、西安的特点是“都”,其特征是有城门城墙,多宫殿式建筑;上海是“滩”,属敞开式形态;广州是“市”,是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商贾云集之地;武汉是“镇”,在历史上是驻兵重地,等等。在今后发展中如何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彰显城市自身的特色优势,特别是彰显自然环境的特色、产业结构的特色、文化底蕴的特色和建筑风格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个性特色的城市,是没有魅力的城市。
       第四,注重城市规划的长期性和法定性,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城市规划关乎一个城市十年、二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一次规划的制定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反复的科学论证,特别是要善于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有益经验。规划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获得通过,就具有长期性、法定性,不能随意更改和变动。国外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上百年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早些年《新华日报》曾报道过,溧阳市“七任书记共守一个湖”,这是一个很好的正面典型。但是,现实情况告诉我们,“书记调动,规划重弄”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少主政一市的领导干部,上任伊始,不是认真研究原定的规划,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志随意更改规划,而且总想在自己任期内把事情做完,把规划的土地用光。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实在是城市建设发展之大忌。诚然,人们的认识总是会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总是会提出新的需求,因而对原定的规划作一定的修改和调整也是必需的,但是以上所说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实在是要不得的。
       第五,注重统筹协调条块之间的关系,克服各自为政的倾向。我国行政体制的一大弊端是块块分割、条条分割、条块分割,这种弊端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一般都是由各个部门、各个块块编制起草的专项规划汇总形成的。而部门、块块提供的规划草案,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各自的部门权力和利益的束缚。因此,整体规划的编制,必须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对部门、块块提供的方案进行精准的考量和评估,以决定其取舍。很多其他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也有类似的情况,我们常提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问题不是出在下面,而是出在上面,是由条块分割的体制所造成的。规划的实施,更要统筹协调好块块、条条、条块之间的关系。房子盖了拆、拆了盖,马路铺了挖、挖了铺,这是随处可见的现象,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究其原因,就是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没有统筹协调好块块之间、条条之间、条块之间的权力和利益。这个问题至今仍未很好解决,有待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抓紧推进。

    (作者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顾问)

 
\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在全国
城镇化中的作为与贡献
 
钱 伯 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做了全面科学的总结,对改革开放的精髓要义做了深刻精辟的提炼,对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发出了催人奋进的号召。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将其很好运用到我们对江苏城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回顾展望特别是未来开拓上。
        一、江苏是全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缩影和先行军,为全国城镇化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当好先行。
        回顾全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进程,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开放先从特区突破,接着扩至城市和全局,星火燎原般全面推进。和全国一样,在农村改革、先行区开放率先推进告捷的同时,江苏城镇迅速跟进,与农村和先行开放区比肩而行、交相辉映,取得了农村城镇化、城镇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伟大成就,在中外城市发展史上谱写了新的壮丽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全国城镇化转折、上升及鼎盛时期都走在前列,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800.77万人猛增到2017年的5520.95万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3.7%快速提升到2017年的68.8%,比全国58.5%高出10个百分点,仅比广东少两个百分点而位居各省区第二。江苏于1983年到辽宁省(于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各省区中最早全省实行市管县体制)学习后,在全国第二家全省范围全部实行以城市为主导的市管县行政管辖和领导体制。先后于1982年、2000年、2005年、2017年召开了全省城市(城乡)工作会议,于2000年提出了作为全省大战略的城市化战略,于2013年、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从行政领导体制上、全省发展战略和决策部署的制定实施上、贯彻执行中央对城市工作要求上,强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全省发展到现在,一共拥有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10个、中等城市6个、小城市40个。在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江苏有9个省辖市(宁苏锡常通盐扬镇泰)、两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进入。经国家主管部门评定,江苏共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3个,国家园林城市21个,国家园林县城5个,国家园林城镇13个,数量均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另有4个城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14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9个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总数居全国第一。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全国各种改革开放试验、实验和综合试点江苏都榜上有名,从多主题、多方面选择江苏多个城市、中心镇、特色镇承担,为全国城镇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试点探索,创造新的做法和经验,提供样本和参照。
        二、江苏是小城镇在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中大发展的发源地,为全国城镇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先后进入转折关头、上升阶段和鼎盛时期。1981年效果初显,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在全国遥遥领先。到1984年更进一步,超过200亿元,在全省工业经济中上升为“三分天下有其一”,到1990年更是大幅扩展为“半壁江山”,1994年又进一步上升到“三分天下有其二”,每五年左右就跨一大步,连上三个大台阶,谱写了连升三个音阶的宏伟“三部曲”。其中苏南相当一部分市县乡镇经济总量中乡镇工业占到70%-80%甚至更高,著名的华西等乡镇高达90%以上。而乡镇企业的基地和大本营就是大批涌现的小城镇和市县城郊,乡镇企业与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孪生共长、共同崛起,为全国的城镇化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改革开放前,全省建制镇不断缩减,后来维持在200个左右,最低时只有130多个。1978年以后开始逐步转折。1982年5月省委召开全省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以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江苏由此进入到以乡镇企业为推动、小城镇为主导、自下而上的快速城市化阶段,全省大中小城市迅速崛起,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处于较高时段的1993年前后,全省小城镇密度平均为每51平方公里一个镇,最密地区为每37平方公里就有1个镇,就是说每走五六公里就有一个镇。城镇不仅数量快速增加、密度大,而且规模持续扩大,有的城镇的体量和实力比内陆地区的市县还要强大。全省建制镇从1978年的133个,扩增到1993年的840个,世纪之交的2001年达到峰值1202个。1998年以后全国建制镇政策转变为撤并压减,有些改为街道。目前全省共有建制镇722个,眼下正着力培育96个省级重点中心镇。但建制镇与小城镇并不等量齐观,数据表明,1993年全省建制镇840个,小城镇却有2015个。无论建制镇怎样变化,大批小城镇却始终存在、有增无已。
       在与乡镇企业相伴共生过程中,小城镇的发展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83年9月在“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讨论会”上提出的《小城镇大问题》,引起各方特别是高层重视。他还在江苏选取典型城镇和企业持续进行定点调查研究,先后十几次往返实地考察,将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密切结合起来,提出了推动二者互促并进的一系列战略设想和重要主张,为江苏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结合发展的经验得到中央肯定、并在全国推行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于是“小城镇大战略”成为推进全国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和全局行动。其中,江苏超前一步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决策缘起和先行示范意义。实践检验、时间验证显示,江苏小城镇和乡镇工业共生共荣、比翼齐飞的发展模式一举多得,既以小城镇为依托壮大了乡镇企业和整个工业经济,又借助乡镇企业促进了小城镇大发展,特别是由此达到了富民强省的根本目的,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江苏特征、中国特色,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路子。这是江苏对全国的一大贡献,甚至具有国际意义。1985-1989年日本中小城镇研究会的一批专家连续在江苏考察研究,认为这种以小城镇和乡镇工业相结合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江苏是开放型经济前沿阵地、各种开发区及合资企业密集地,为全国城镇在对外开放中跨越发展探路前行。
       江苏是对外开放大省,开放程度很高,全省外贸依存度最高时达90%以上,苏南更是高达135%以上。2017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突破4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占全国的14.4%,连续15年位列全国第二。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51.4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390家落户全省各地,投资项目800多个。目前全省共有省级开发区85家,国家级开发区46家,居全国首位。这些开发区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全省4/5的进出口总额,吸纳了4/5的实际使用外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这些开发区绝大部分都是依托城镇建设和发展,利用城镇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城镇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名片和品牌,是招揽人才的梧桐树和用武之地,是吸引项目、技术、资金、资源的磁场与高地。同时,开放型经济也为城镇化输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天地。江苏在对外开放和城镇化上两手并抓、互促并进的做法和经验,为全国城镇在对外开放中跨越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四、江苏处于沿海沿江、一带一路重要位置,在布局沿周城镇承担交流合作重任上发挥重大作用。
       江苏处于沿海沿江相交的入海口“T”型部位、紧连长江“龙头”的“脖颈”区段、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和“咽喉”位置,这一自然禀赋得天独厚,使得江、海、路、带的区位优势和开发开放的先发优势兼而得之。1984年,中央决定首批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江苏连云港、南通即列其中,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省特别是沿海沿江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两大国家新战略的交汇点,是国家两大新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是全国发展最具实力、后劲和未来空间的区域之一。江苏在这一区域内,大中小城市星罗棋布,小城镇更是成群连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精锐师”大多集中分布在这里,正是这些城镇承担了沿海沿江开发开放的基地载体、产业发展、流转集散、交流合作、市场运作等繁重任务,为全省全国沿海沿江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的具体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江苏是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历史人文高地,为全国城镇化提供了内涵型高质量发展样本。
       江苏是经济科技大省,实体经济在全国名列前茅,2017年经济总量达到8.59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4%,并且“含金量”、“含绿量”不断提高。GDP总量仅次于广东位居第二,但人均GDP超出广东26480元,在大陆省份中最高。2017年全国百强县、千强镇中,江苏都名列前茅,数量也最多。江苏1987年起在全国最早酝酿提出和确立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这一战略强有力地推进了全省科技教育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全省迄今共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44个,已建成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7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2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47个。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这些绝大部分都是在城市进行和实现的。江苏是教育、文化、历史人文名省。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41所,位居全国第一。全省保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7座、中国历史文化街区5处,数量均列全国各省市首位。而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是主要集中在城镇中展开进行的,所有这些发展过程及结果都为江苏的城镇化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丰厚的底蕴和无限的前景,使江苏的城镇化推进运行在一个很高的层次和水准上,完全称得上是全国城镇内涵型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六、江苏既稳健务实又在区域创新上领先,为全国城镇化的扎实推进和不断创新发挥先锋作用。
       江苏历来以稳健、务实著称,这完全符合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了我党倡导的实干精神,这使江苏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城镇化的推进,都比较切合实际、扎实有效。与此同时,江苏非常注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2007年在全国最早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并且作为全省“七大战略”的核心战略强力推进,在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列中连续九年居于首位(第十年2018年,以1.9分之差仅次于广东)。在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力最强城市排行榜30城市中,江苏占9席,数量为全国各省区第一。这些都是江苏城镇发展最高能的动力支持、最强劲的实力支撑,使得江苏的城镇化基础牢、起点高,充满了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巨变魔力。而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智慧城市、创新城市的创建,也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夯实了更牢的基础,打造了更好的环境,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江苏现今正在探索开辟一条靠创新推进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的新路子,在新时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无疑具有将城镇化向高端推进的重大引领意义。 
      七、江苏在城镇化中将党政推动与市场驱动两手并用,为全国城镇化创造提供了“双驱”发展模式。
       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质曾以“苏南模式”著称,其主要特点就是集体经济和党政推动,这在城镇化的初期、中期也特别明显,越是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集体经济早发快发、同时党政推动强劲有力的地区,城镇发展、城镇化率的提高越快。与此同时,乡镇企业的诞生和发展初期,就是利用和依靠了市场。后来省里总结乡镇企业之所以兴起,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没有去管它”,即没有条条块块和条条框框去限制束缚它,换句话说,就是自主经营、自找市场。党和国家决定实行市场经济、放开搞活私营经济之后,江苏的市场高度开放、私营经济空前活跃,总量居于全国前列,为城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金支持,特别是从活跃市场经济上为城镇化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由此靠党政推动和市场驱动而迅猛发展,城镇化也因此获得快速推进。由于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可以创造GDP,拉高政绩指标,城镇化可以迅速改变面貌,尽快树立政绩形象,所以各级党政领导对这两方面特别热心和给力,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和主抓手,强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阔步向前。实践表明,在政绩观及其追求手段正确、决策与领导科学、市场运用恰当的情况下,党政推动与市场驱动两手并用的“双驱”发展模式是最高效的,江苏城镇化成就的取得主要依靠和得益于此,这具有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八、江苏在城镇化中融入大局全面统筹、以人为本造福人民,为全国城镇化的全局定位和发展指向提供了范例。
      城镇化不是一个孤立的单项性工程,并不仅仅是建楼造城进人、美化市容市貌、完善各种设施,而是一个与其他方面相生共存、互促并进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所以,中央在将城镇化摆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同时,先后将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市场化、国际化相提并论,要求统筹谋划、统揽齐抓。2013年初,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求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人为“造城”,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江苏在这些方面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全省各地城镇化的推进不是拔苗助长、人为造城,而是应需而生、应时而动、因地制宜、急民所需。同时,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以及市场化、国际化等各方面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很多新城镇是由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所催生和促成,而城镇化也相应促进了工农业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是江苏全省各地城镇迅猛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普遍实践和共同经验,其核心和关键,一是把城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系统工程,摆在整个全局之中统筹谋划、统揽齐抓;二是把握好城镇化的正确方向和根本目的,以人为本、为民造福。江苏在这些方面的实践效果十分显著,为全国城镇化的全局定位和发展指向提供了成功范例。
       九、江苏在城镇化中放眼世界、筹谋未来,为新时代的新型城镇化继续做出新贡献。
       江苏求实务实、崇尚实干,同时又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制定的奋斗目标、发展战略、规划计划,都显现出放眼世界、筹谋未来的眼光和招数。全省城镇化的整体谋划、战略决策、规划计划、推进步骤、实施方案,都很好执行了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跟上了新时代的前进步伐。《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提出,至2030年,全省共将形成2个特大城市、15个大城市、12个中等城市、28个小城市和540个镇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全省城镇化水平约达80%,城镇人口将增加2000万左右,约为7200万。整个城市发展思路摒弃“一味贪大”,更追求内涵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协调推进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异化、建设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设施完善、城乡协调的城镇体系。
       现在,全省城镇正在全面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两次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对城市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对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认真实施《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谋划推进城镇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展望新时代,我们坚信,江苏城镇化的路子一定越走越宽广、前景一定越来越美好,一定能为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江苏省委研究室原巡视员)

 
 
\
 
城市化发展规律研究

仲 红 岩

 
       城市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切实做好城市工作。遵循规律,城市发展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违背规律,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世界各国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城市发展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但有一些共性特点、规律性特征,需要我们充分认识、自觉顺应。
       第一,城市化发展的渐进性。
       世界现代化国家实践表明,城市化发展包括初期、加速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城市人口比重超过30%以后,城市发展呈现加速态势,城市化率超过70%,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2017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处于城市化加速期,并开始进入较快发展的中后期。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之一,城镇化率已达68.8%,接近城市化较快发展的后期,城市化水平总体上趋于稳步提升。苏南等城市化率较高的地区,面临着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内涵、积极推进区域城市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任务;苏中、苏北地区,面临着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与吸纳人口能力、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的课题。
       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集聚效益,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能够产生比分散状态下更高的经济效率。当然,在集聚的过程中,同时也积累制约因素,过度的集聚往往会导致集聚不经济,如土地价格上涨、生活费用攀升、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诸多的社会问题,导致集聚效益的衰减。因此,当城市集聚到一定规模时又会产生向外扩展的辐射力,促使城市各类要素向外扩散。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基本表现,贯穿城市发展运动的历史全过程。
        第二,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性。
       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会抑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升级,同时也削弱集聚经济效益,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过,超前的城市化,脱离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需要人为大搞“造城运动”,会导致出现“鬼城”、“空城”,带来社会资源浪费和财富损失。
        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在发生着转换。从江苏情况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进了农村城市化;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推动大中城市开发区、工业园区脱颖而出;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为一些创新型城市集群的发展带来新动能。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以后,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逐渐取代工业而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和发展的后续动力。德国鲁尔工业区20世纪70年代后,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以煤矿、钢铁和能源等传统重工业为支柱的产业日渐衰落,德国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经济政策,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将健康工程和生物制药产业、精细化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重点,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区发展的新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底特律曾是全美第四大城市,“世界汽车之都”,鼎盛时期人口高达180多万,而到2010年已锐减到70万,不少企业撤离底特律,城市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犯罪率节节攀升,于2014年宣布破产。底特律破产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顺应信息化和高端服务业发展趋势,没有及时促进经济结构有效转型升级。这启示我们,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浪潮冲击下,推进城市长期繁荣发展的关键在于抓住经济结构转型机遇,主动顺应新旧动能转换趋势,积极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及时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这对于我省特别是苏南地区城市和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的相适性。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城市人群、基础设施、绿色植物、微生物等所组成的城市生态系统,在其内部以及与其外部其他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着极其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相对平衡,这是保持城市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20世纪以来,人类在享受城市快速发展创造的巨大财富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便是最突出的例子。城市规模发展过快,过分拓展功能,人口过度集聚,必然出现与资源环境不协调,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进入工业社会后,不少国家在对重经济效益、轻生态保护的唯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中,开始逐步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城市发展道路。以美国伯克利、巴西库里蒂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日本北九州地区等为代表的城市,积极发展紧凑型城市,尊重原有自然地貌,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发展快速公交系统,有效促进了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中后期,一些城市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比例失调,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城镇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导致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堵频现、自然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化与生态文明的深度耦合。要优化城市发展布局规划,控制城市开发边界,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刚性约束,做到人口规模与城市用地相匹配、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大力推动城市经济绿色转型,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大幅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第四,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的归宿性。
       城市发展不仅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也要遵循社会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积极改善民生,才能推动城市人本化发展。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往往偏重经济发展,偏重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对人的城市化和居民生活质量着力不够,经济虽然上去了,但城市宜居性却降低了,城市做大做高做美了,但城市居民却不能共享发展成果。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抓住人的城市化这个核心,把促进有能力在城市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城市是一定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重要载体。要顺应居民的期待和需要,为居民提供与其需求相适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让新市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城镇真正扎下根,由“流动”转为“落户”。要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方式改革,让更多社会成员参与到城市建设、运营和治理中,打牢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广泛的社会基础。城市管理者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城镇,提高城市依法治理水平。
        第五,城市文化特色的标识性。
        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城市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发展水平。城市发展,必须把文化摆在突出位置,以文化为灵魂,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江苏城市大多历史悠久,名人荟萃,底蕴深厚,不少城市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形成了特色风貌和独有气质。但是,一些地方城市文化的提炼和塑造还不够,群众认同感不强,难以形成城市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城市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还不够,城市文化价值尚未充分显现出来。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要继承好、保护好。要让大家“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重点是做好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区街巷;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民居民俗。同时,要注意时代文化的培育,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市政文化与市民文化共同发展。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促进城市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更加协调优美,体现城市地域特征、习俗特色和时代风貌。要有长远、宽广的视野,做好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的塑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个性化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第六,城市建设发展的系统性。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推进城市发展,必须把握好城市发展的系统性规律。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明确城市发展的顶层架构、规划建设和公共管理等内容。从全球化和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统筹好城市发展的空间、规模和产业三大结构;从建设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统筹好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三大环节;从绿色动力结构转换的角度,统筹好城市发展的改革、科技和文化三大动力;从宜居的角度,统筹好城市发展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布局;从管理模式的角度,统筹好城市发展的政府、社会和市民三大主体,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世界范围内看,目前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两大城市群集中了全美近40%的人口,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集聚人口、经济规模占全日本总量都达到60%以上,英国一半人口集中分布在不足1/5国土面积的大伦敦都市圈。我国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三成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引领和支撑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今后一段时期,城市群、城市带、大都市连绵区因具有更强的集聚能力、更大的经济规模和更高的空间效率,集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群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地价、交通、环境等因素,更由于信息化的深度推进,人口和产业呈现向中心城市郊区及周边城市扩散的“小分散”趋势,带动一大批周边卫星城镇快速发展。较长时期内,城市“大集中、小分散”的地域经济发展格局,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体形态和主要趋势。要适应这种发展态势,合理引导、加快推进城市群集中发展,同时适当分流扩散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大力培育特色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别和二元结构一直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现代化之惑”。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市和农村职能的一体化、空间结构的一体化、管理服务的一体化。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一般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的过程,其人口也经历了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再向乡村社区和小城镇回流的过程,但这种逆城市化并不代表城市的衰败,而是城市化的一种扩展,往往建立在城乡差别几乎消失的基础上。这种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产业、人口过度聚集的“城市病”问题,也有利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消除城乡差别和二元结构,需在深入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大户籍、土地使用、金融、公共财政等制度的改革创新力度,切实推进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促进、互相服务。

       (作者系江苏省委研究室副主任)
 

\
 
关于我省城市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臧 建 东   吴 国 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谓波澜壮阔、成就辉煌。城市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我省多年来积极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市发展成绩显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城市化水平加速提升。1978年至2017年,江苏城镇人口总量由800.8万人增加到552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由13.7%上升到68.8%,提高55.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
      二是城镇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全省设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400平方公里左右增长至2018年的3300多平方公里,大片新城、新区、新村拔地而起,多核心都市区取代传统的单中心城市,现代空间形态逐步代替传统的城镇景观。
       三是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大大拓展,城市布局逐步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作为地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日益凸显。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的经济规模已达万亿量级。
        四是现代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更加宜居,15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共43个城市),扬州、张家港、南京、昆山、徐州等5 个城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共14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数量均居全国各省之首。
       五是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积极探索推行数字化、网格化、“三社互动”、“政社联动”等城市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和互动性。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未来城市发展,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未来城市转型发展,有五个方面需要关注。
        (一)创新发展。步入新时代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有千条万条,但创新驱动是绕不开的一条,而且是必由之路。对江苏来说,必须围绕进一步提高城市竞争力,把创新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来抓。一是创新规划建设理念。我们曾经迷恋巨型城市,规划往往搞大功能分区、大路网、大尺度的构筑物、长距离循环等,造成了很多城市病。应该摒弃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更关注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绿地、微调控。二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从行政管理、开放发展、高端人才引入和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投融资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打造创新之城、活力之城。三是创新城市特色。既要坚持“世界眼光”,又要坚持“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在注重保护与合理利用文物古迹、保护与发展历史古城、传统村镇,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还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人文魅力之城。
      (二)集群发展。占地面积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彼此联系密切的城市群,是现代城市基本形态之一。其中,区域一体化是关键。现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围绕这一战略,城市群建设必然要加快推进。尽管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但是城市之间依然要加强联动发展、集群发展,重点应在四个方面密切协作。一是规划布局。江苏要继续深入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和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宁镇扬一体化,认真谋划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二是交通体系。按照省委娄勤俭书记所说,江苏要着眼于未来空间,全面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江苏平原辽阔,内河密布,通江达海;但过去,长江以北地区滞后于高铁时代,交通成为发展瓶颈。省里已经把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行系统谋划和加快推进。以国家高速公路扩容和加强省际公路衔接为重点,加快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化建设,着力打通省际断头路,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全面推进航空、高铁、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全面畅通。三是产业协同。应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合作,明确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各个城市应结合自己的优势,细化分工,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四是公共服务。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包括人才资源互认共享、社会保障互联互通、劳动保障法治协作、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旅游服务深度合作、体育产业联动发展等方面,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城市内部空间也要统筹布局,集约发展,立体发展。
       (三)智慧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未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的核心内容,是构建未来智慧社会的基石。2012年,我国政府层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开始启动,最初是以信息化为主导,即首先解决信息化、数字化问题。近年来,江苏抢抓发展机遇,加强全省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出台了《智慧江苏建设行动方案》和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城市群建设,已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启动最早、进步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江苏地市入选智慧城市的规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南通、扬州、淮安3个市被列入首批中欧智慧城市合作试点,泰州、镇江、常州等6个市以及 12 个区县园区分别被工信部、住建部、科技部等列入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南京、无锡、苏州进入2017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20强,无锡更成为全球20大智慧城市之一。但我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面临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区域推进与行业发展不平衡、标准统一与数据共享不充分、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应积极借国际国内先进做法和经验,推动我省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更大进展。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完成,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应转向以人为核心,在“服务、管理”上下功夫,让城市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舒心。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更加宜居。必须在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方面下更大功夫,将“人”的实际需求作为顶层设计的核心部分,以提高“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根本目的,让城市市民生活得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二是坚持统筹推进。统筹考虑和推进智慧交通、智能建筑、智慧管理等多个领域。鼓励创新、大胆尝试,将新技术、新模式充分运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平衡好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运用智慧的方法,推动绿色发展。三是强化信息互通。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信息,核心是信息的互动。从江苏已有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来看,不少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数据库和服务平台,但条块分割还比较严重,造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要促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手段,从海量数据中分析提取出最有价值的信息,深入推进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运行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空间、能源等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力。
      (四)融合发展。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会出现融合发展的趋势。大城市与周边卫星城的地域、交通联系变得更紧密,特别是文化习俗相近的地区和城市,在经济、生活、教育等方面呈现出互相结合的趋势。例如德国鲁尔区,英国大伦敦,美国五大湖沿岸,我国辽中南、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都在文化相近、资源共享、交通互达的基础上形成城市融合发展带和区域经济带。城市融合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快速分享,也有利于市民生产和生活圈的拓展。融合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城乡融合。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联通,公共资源交易畅通,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特别是要加快苏北农村住房改造,让广大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城镇化的便利和好处。二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之间,以及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都需要加强融合与互补。特别是先进制造业,要掌控和完善关键产业链,避免受制于人。三是群际融合。主要在不同种族、民族、职业和代际的人群之间强化融合发展。当前国际贸易争端不断,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要积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动不同群体之间增进理解,相互包容,和谐发展。
       (五)绿色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是老百姓的热切期盼和共同诉求。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绿色生态环境需要。在城市发展中,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基础设施改造,比如海绵城市建设,比如垃圾分类,比如污水处理等等,各个领域都要全过程、全方位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特别是江苏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应坚持城乡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严守生态红线,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乡建设运营模式。实施蓝天清水工程,严格落实城市扬尘控制、工业废弃治理等措施,加强城乡河道综合整治,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作者分别系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副处长)
 

\
 
信息化与我国城市化

王 兴 亚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城市崛起波澜壮阔的4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6次报告》指出,中国城市的星火燎原和整体崛起,无论对中国、对世界还是对人类文明,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它直接推动民族繁荣富强梦想的实现,带领城乡跨入文明现代社会的大门,打破传统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加快人类文明的进程,改变世界的发展格局。这个局面印证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2000年所作的一个判断:“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有两件大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一是中国的城市化。”
       一、我国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40年来,我国城市数量快速增长、规模急剧扩张,城市群、城市人口快速聚集,城乡人口结构急剧变化。我国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城市化率由1978年17.9%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8.2%、2020年将达到60%。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人增长到8.1亿人,近7亿人由农民变为市民。我国城市崛起促进了工业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结构升级。1978年到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城镇占全国的比例分别约从30%和20%均跃升至80%,出现了一大批万亿GDP的大城市,2006年上海GDP率先超过万亿,随后北京、广州、苏州跟进,至2017年全国已有包括我省苏州、南京、无锡在内的17个城市成了万亿GDP俱乐部成员。城市崛起使中国国土空间经历了重大重塑。40年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由1980年的23.6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6年的39.07万平方公里,增长0.65倍,其中建成区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分别增长7.44倍和7.88倍。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媲美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任何一次重要转折,正如《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6次报告》中所说,中国城市崛起,开启了人类最大规模城市化进程。
       二、信息化为我国城市化提供重要动力源
      对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成因,近年来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有许多总结和解读,其中《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6次报告》的结论是,中国城市崛起的根本因素是改革和开放,具体的因素与机制源自“一二三”,即释放一个动力,“每个行为主体追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也就是人的思想解放;通过两个竞争,“市场竞争和政府竞争”;利用三个杠杆,“全球分工、广大农民工的贡献和非农聚集”。实际上,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还应当包括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和机制,就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引领和指导,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和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出“三化融合”(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理念及要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发挥了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促进了城市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显著增添了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加速了城市管理现代化进程,大力促进了城市环境的美化优化,有效提升了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等等。小平同志的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城市发展中同样得到充分印证。近年来在我国全面展开的智慧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都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管理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范例。因此说,在4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信息化提供了重要动力源。
        三、信息化助推城市化还在路上
       这个结论,建立在我们对国家城市化发展趋势和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之上,也建立在我们对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进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化建设工程布局之上。
       首先,加速国家城市化趋势不会改变。权威信息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化密度较高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11%,却承担了59%的人口,创造着75%的GDP。这一情况说明,城市化对空间资源的利用具有更高的效率,也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化仍将是我国未来的国家战略,加速城市化仍然是不变的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已将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并出台了相应支持政策,批准了包括《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等在内的众多区域性城市发展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难看出,我国城市化将继续延续加速发展态势。
       其次,加速国家信息化趋势不会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化呈加速发展之势。习总书记对国家信息化作过系列重要论述。2014年3月,习总书记在网信领导小组成立会上明确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是‘十三五’时期的重头戏,要在信息化发展上大有作为”。2016年4月,习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信息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4月,习总书记在网信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此期间,国家于2016年出台了两个体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核心文件,一是7月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二是12月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指出:要“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强国为目标,着力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信息化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到2020年,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信息化全面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因此,加速国家信息化不仅趋势不会变,而且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推进思路更加清晰,达成目标更加宏大,实施举措更加有力,将贯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贯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也将贯穿我国城市化进程始终。
       第三,继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生动实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浪潮起始于2013年,在国家住建部、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组织推动下,至2015年,全国共有686个城市参与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至2016年6月,全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76%的地级城市明确提出或已在建设智慧城市。我省扬州、常州、无锡、镇江、泰州和南通市以及12个区县(园区)分别被工信部、住建部、科技部等列入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入选试点规模数量为全国第一。2016年开始,我国进入由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主导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阶段,我省第一个基于新型智慧城市理念制定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云上扬州”于2017年12月正式公布实施。
       国家新型城市建设部级联席会议指出,新型智慧城市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我们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质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智慧城市建设是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信息化战略在城市领域贯彻落实的具体实践。信息化将为城市现代化提供动力和技术支撑,信息化将伴随我国城市化整个过程。
        最后,谈一下智慧城市建设思路重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包括我省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十分突出的共性问题,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分散投资浪费严重,信息流动慢、资源共享难,企业、公众和社会体验不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制约了智慧城市效用的发挥。对此,权威专家提出了明确意见和建议,最具代表性的是两位院士的意见。一是邬贺铨院士2017年1月6日发表的“建设智慧政府,引领智慧城市”主旨演讲。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政府“大脑”智慧化建设,引领和指导智慧城市建设,进而有效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业已存在的那些由IT企业和社会无法解决的共性问题。二是郭仁忠院士2018年11月15日在深圳的一次专门会议上的发言。他分析指出,信息化过去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部门割据、信息孤岛,信息不能互联互通。问题出在很多智慧工程分得很细,比如电子政务是谁做、公共安全谁做、水务谁做、市场监管谁做,这样的智慧工程本身可能建设理念十分先进,但这又是十分传统的工作模式。郭院士明确指出,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绝不是若干信息系统的集合,而是若干信息系统的集成,是体系化的信息生态系统。不能这个部门负责这个系统,那个部门负责那个系统,这样做下来不是将来我们想要的东西。郭院士建议,智慧城市要做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要做统一的数据框架和平台。
        两位院士实际上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正视智慧城市建设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思路重构。在这方面,我们江苏、广东两省率先展开研究并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走到了全国的前面。2017年10月,我们城市发展研究院领受展开了《江苏智慧政府建设研究》重点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并于2018年2月6日通过评审,这是全国范围内首份有关“智慧政府建设”的研究报告,5月份开始,我们着手在全省范围内组织课题成果落地转化。12月13日,我省第一个基于智慧政府建设理念所形成的地方智慧化建设实际案例《常州智慧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智慧经济助推常州新旧动能转换和三个明星城市建设》结题,这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整体上看,推动成果落地转化工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来看一下广东,2017年12月,《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在省政府正式立项,2018年10月总体规划编制完成,12月正式对外公布,广东的动作不仅力度大,由政府直接立项,而且动作快,不到一年完成规划制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广东省尽管起步比我们稍晚一点,但推进落实的力度和速度都超出江苏,反映出了广东省这方面的敏锐性和务实精神。总体上看,两省推进政府智慧化建设的举动意义重大,其核心要义和价值是,着力将信息化引入政府管理领域,将习总书记“以信息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落到实处。
       事实上,重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重视并着力推进政府“大脑”智慧化建设,既有利于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更有利于指导和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的具体建议是,当前要加快推进省政府重点课题成果在江苏的落地转化,加快推进江苏智慧(数字)政府建设,并以此指导和引领江苏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切实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反映出来的、IT企业及机关部门自身难以解决的那些共性问题,进而将我省智慧城市建设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

      (作者系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省委研究室原副主任)
 

\
 
通过产业创新打造优势城市

吴  健
 
 
       刚才几位专家对江苏省城市发展的回顾和总结讲得非常清晰,值得我们后来者学习。同时,我们也坚定了两个信心:一是坚定了我们南京卓远公司继续围绕推进城镇化、研究城市化的信心。二是坚定了我们服务省内、将江苏成功经验推往全国的信心。
      (一)卓远公司与城市化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卓远公司的情况。公司全称是“南京卓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卓远”),于2008年初成立。那时城镇化已经开始了一个阶段。2009年,我们开始围绕城镇化不断开展相关的工作,主要是提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综合解决方案,这区别于以往的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是跨学科的领域,同时这也是我们卓远的愿景。就现在来看,城市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主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主要是投建模式和投融资方式。但是城市发展趋势是逐渐重视城市治理,刚刚王院长也讲到信息化与城市治理,首先是相当关键的城市感知,然后是城市决策的智能化,这更符合我国城市治理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要求。
       基于此,南京卓远主要服务于三大客户,即政府机构、政府投融资企业、产业投资人。“政府机构”方面,主要为发改委等部门在城市化发展中拟定政策和决策做咨询。“投融资企业”,包括了江苏省、南京市的城投平台,我们也得到机会为江北新区提供中北站区域的投建模式,以及为扬子集团对外投融资决策的制定和设计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产业投资人”方面,主要服务于央企,在央地合作的过程中,南京卓远也为其提供了诸多解决方案。
       今天的论坛,让南京卓远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愿景。在这个愿景的指引下,我们通过研发和实践,不断打造自身的两个核心能力。第一个是建立对城市发展的理解和规律把握,与会专家也谈到江苏省城市发展是整个中国城市发展的缩影,研究江苏城市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第二个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对项目与产业投资的理解,中国的城市化中基础设施是欠账数量最大的,虽然现在提出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等先进发展理念,但是依然存在中部、西部乃至东部的一些地区基础设施欠账很多的问题,不仅表现在传统的基础设施,也包括现在的公共服务提供的数量、质量、提供的精准性等诸多问题。
       南京卓远围绕城镇化开展的业务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决策智库,从市内、省内逐渐走向全国更多地方,如资源整合、城市发展战略。二是政府投融资企业咨询,三是基础设施投融资。从现实中看,江苏省的政府负债也是较高的,大部分集中在政府的平台公司。我国的负债与国外的消费性负债不同,我国的负债是基础设施上的负债,这些负债是有基石的,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能够发挥较大的价值效用,特别是社会价值,同时也有经济价值。四是金融服务。
       南京卓远有7个子公司、7个分公司,在各地开展基础设施投融资咨询。目前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如河北、河南、江西。东部地区有杭州,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一方面是咨询,一方面是学习。在海南也已经布局一些业务,加入了海南江苏省商会,他们对南京卓远的加入也很欢迎。目前海南省的发展也受到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关注,纷纷在海南成立了分公司,南京卓远相对来说是较早进入海南的,已经完成了一些诸如国企改革等咨询项目。
       (二)基于优势城市的发展战略
       刚才专家们也提到,现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存在“千城一面,万镇一型”的现象。但城市发展最终还是会走向个性化的发展,依据自己的优势个性发展。基于此,南京卓远提出优势城市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崛起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我们认为,城市发展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城市框架拉大、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例如苏南地区,多处于提升城市品质的阶段,因而更加重视文化因素、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质量和精准性。
       南京卓远提出优势城市理论主要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在优势城市打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主题是产业发展。同时,我国城市发展离不开政府与国有成分的主体作用。我国的城市化呈现的特点区别于欧美、拉美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过度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但是,我们对土地的过度依赖也是有问题的,这也是政府主导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优势城市模型建立过程中,我们也多次组织专家研讨,这将成为南京卓远城市发展战略咨询的诊断工具或镜鉴与标杆。在国内其他省份已经开展具体的工作,主要是协助当地梳理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服务于城市发展战略的抉择,包括长春、唐山、保山等。当然,南京卓远提出城市发展战略并非先验的或者“拍脑袋”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推进的,从资本的建议,到投融资体制的建设,最后再到城市发展,都是从实际出发的。
       (三)产业创新打造优势城市
       从创-企联盟的视角来看,产业创新是新时代城市发展,包括基于资源配置的创新、基于产业集群的创新、基于产业环境的创新。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了《优势城市》一书,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城镇化浪潮中的突围”,在书中分析了南京、西安、深圳等三个优势城市,从三个城市的成功要素如何累积、如何发展的进行分析。当然,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还没有很成熟的经验,都还在不断探索中。
       (四)创意家—企业家联盟服务产业创新
       创意家-企业家联盟是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的成员单位,其定位就是产业创新平台。经过与名誉会长马会长的多次沟通,将创-企联盟进一步增加创新平台,显示创意家和企业家的桥梁作用,这些工作依然在不断的探索当中。目前工作的主要方向有两个,一是希望成为连接地方政府(国有成分)和创新企业的桥梁,国企等国有成分在寻找推动城市发展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例如介入养老行业、现代农业等。第二就是受托政府(国有成分)服务于产业园区企业创新,联合地方政府(国有成分)打造创新生态圈,具体做法是成立企业家创意学院,希望在座专家成为创意学院的智囊和师资。此外,与“众创空间”的合作也在不断推进。

       (作者系南京卓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
 
江苏城市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仇 向 洋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得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记得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诺贝尔奖得主科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组织了一场高水平的“2008中国经济转型芝加哥研讨会”,研讨的重点就是解释为什么中国经济自1978年以来获得了成功,中国做对了什么,从而走上经济成功之路?经济学家的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解释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按照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通常是解释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的快速发展的。科斯不满意这种所谓的“黑板经济学”,认为这种经济学不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那些只存在于经济学家头脑中的想象的世界。为此,他慷慨出资,邀请美中的顶级学者举办学术研讨会,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在98岁高龄与王宁合作写了《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系统地阐述“中国几十年惊心动魄的变革”。
       岁月不居,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大变革大调整,中国也面临着新旧动能的转换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我们在这里对中国城市化问题进行研讨,同样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需要回顾、反思、总结和展望。事实上,中国40年的经济增长和整个巨大成就,就是靠“五化”即市场化、产业化、城巿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推进的。在这“五化”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化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城市面貌的巨变是有目共睹的,几乎每条街道都在变。记得联合国12位高级官员曾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邀请访问南京大学,要我去讲讲中国的城市化的经验。他们的问题很直接—— 为什么南京的发展这么快?他们之前也有来过南京的,好像没几年,鼓楼“绿地广场”这世界第七高楼就建成了。前几年南京地铁还在讨论之中,现在已经开通了好几条线路。城市发展速度为什么如此之快?钱是怎么来的?其中有个美国学者说,从洛杉矶到旧金山准备搞一条高铁,但是30年过去了还没动工。两者相比,反差是如此之大。
       下面,我结合那次解答的内容和江苏城巿化的经验,特别是南京的实践,讲几点粗浅的看法。内容涉及到产权系统、税收体制、土地财政、金融风险和模式创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一、产权明晰并非私有化
       中国的城市发展,首先得益于产权制度改革。城市开发与建设需要钱,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资本从哪里来?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与产权系统有关的法律制度。中国城市发展,釆用的是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方法,明晰产权,使投资者的收益受法律保护,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制度改革。要说中国特色,就是我们在资产资本化过程中没有完全私有化,发挥了权力和资本的双重威力,干成了许多大事,加快了发展的速度。具体地讲,我国城市发展的建设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土地资源的确权、流转、变性和增值。例如,一块农用地,本来是由农民承包经营的,现在按照农用地的收益足额补偿给农民后,由政府征收,再将土地性质改为工业用地或商业用地,土地就增值了,这部分增值收益可以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土地本来仅仅是一种资源,将其确权后成为资产,从而可以抵押贷款或吸引直接投资,即资产资本化。也就是说,通过对土地的确权、流转和变性,把农业用地变成工业用地或商业用地,土地的预期收益被成N倍地放大,由此而大幅增值。农业用地大约是3万元/亩,南京的工业用地是25万元/亩,住宅用地现在至少是500万元/亩。又如,城市的棚户区改造,政府先拿一笔钱补偿给拆迁户,征用后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提高容积率,也由此而大幅增值,进而靠此实现城市更新项目的资金平衡。再如,城市的旧厂区改造,采用退二进三,工厂搬迁到郊区,城里老厂区重新规划,发展第三产业或用于居住,同样由此大幅增值而实现资金平衡。由此可见,城市建设的投资并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产权制度安排,只有在明晰产权(权证化)的基础上,对投资的预期收益给予法律保护,才会吸引到投资。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并没有像西方那样走土地私有化道路,土地所有权还是国有的或者集体所有,出让的仅仅是土地的使用权,工业用地50年,住宅用地70年,我们走出了一条“资产资本化非完全私有化”的道路。换言之,产权明晰未见得要私有,这是中国的特色,这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并且行之有效。科斯也说过:“各国的产权系统是不尽相同的。以前人们将产权系统划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把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相联系,把私有制与资本主义相联系。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简单。英国和美国的产权系统是不同的。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与前苏联的产权结构也是不一样的。能够使各种经济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产权系统就是好的产权系统。我认为中国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产权系统,至于其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并不重要。”
        二、空间管制的分权制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但事实上,在空间管制权方面,我们实行的是高度分权制。以土地为代表的空间管制权往往不在中央也不在省里,而在市、县、开发区,所以在中国的城市化,真正的主控者和操盘手就是这些市长、县长和开发区主任们,他们以经营企业的理念和方法来经营城市,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变,应该说是“功不可没”,在别无更好选择的意义上也是“迫不得已”。记得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将税种分为三类,即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根据当时中央缺钱、地方有钱的现状,成立了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中央税和共享税,省以下设立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地方税。分税制改革后,增值税成为共享税,中央占75%,省里占12.5%,市里占12.5%。营业税作为地方税,消费税作为中央税。2000年以后,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把原属于地方的企业所得税变更为共享税,中央占50%,到2003年又上升为60%。国税与地税分开管理,导致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不对等。为了GDP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地方政府只有充分利用空间管制权,加快土地的流转和变性,以获得土地的增值收益补充地方财力的不足。一方面大搞开发区、圈地招商,另一方面进行旧城改造、大拆大建。表象上是通过城市化拉动经济增长,背后的实质是卖土地。老百姓如此说,什么是GDP,就是搞地皮。这种模式近十几年在江苏是一个典型的模式,一些市县领导一上任就是拆和建。仅南京市2017年土地出让金就有1664亿,平均楼面价达11136元/平方米。地价的升高必然带来房价的爆长,低收入的群体无力购买,有钱的人则炒房炒地。同时,大量地侵占农业耕地,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现在对这种模式的评价正反两面都有,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不能“倒洗澡水将婴儿一起倒掉”。城市发展、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涉及到税制改革、土地政策和空间管制等一系列问题,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也是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
        三、地方政府平台经营城市
       刚才王院长在发言中引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将会是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动力”。以我的观察而言,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实际是在地方政府,因为地方政府在政绩考核下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而通过城市化进行投资拉动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比如,南京 “十一五”期间GDP从2500亿元拉到了5000亿,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却高达1.1万亿;“十二五”期间从5000亿拉到接近1万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2.5万亿。换言之,从投资与收益比来看,南京“十一五”期间每投4块钱,产生1块钱GDP增量;“十二五”期间则要投5块钱才能产生1块钱GDP增量。当然,客观而论,有些基础设施投资是长期性的,不是马上、而是以后长期逐步产生效益和回报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修路架桥等基础设施投资;二是房地产投资;三是工业招商引资。因此,地方政府抓经济,要么就是抓项目开工并考核进度,要么就是抓拆迁拍卖土地,要么就是招商引资,这种模式在江苏非常典型。地方政府通过规划引导,创造投资需求,开始是搞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来搞新城开发、城市更新,再大的就是新区开发和城市群。这些园区和新城的开发动辄上千亿、甚至上万亿的投资。钱从哪里来呢?吸引外资太慢,吸引民资太少,地方政府就自己动手,成立投融资平台,利用政府信用直接到银行等金融机构负债融资,居民的高额储蓄和国家信用支撑着中国的城市化投资,成千上万亿资金投下去,城市面貌当然会焕然一新,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也令人担忧。从整体上来看,2017年,中央财政债务余额仅为13.47万亿元,地方显性债务规模就达18.58万亿元,两者之和为32.06万亿元,占当年名义GDP的比重约为38.76%,负债率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但如果计入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23.57万亿元,负债率就上升至67.26%,债务风险较高。从省级层面来看,江苏、浙江等东部省份负债绝对规模较高,但相对负债率较低,总体风险可控,而贵州、青海等西部省份债务风险较高。南京市2015年公开的“发债城投企业有息债务规模”就达到了4844亿元,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才1020亿元,可见,不卖土地还本付息是相当困难的。这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斯蒂格利茨以他亲自考察的经验对我们提出的告诫:“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将会产生重要的经济效益。同时,城市化也将是中国在新世纪里面临的第一大挑战。”这也是中央提出的,要努力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单一的城市化转向产城融合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到高质量发展。
        四、商业模式创新是关键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该是全方位的,中国的城市化并非没有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中国城市化的关键点。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如果没有按里程收费的机制和制度,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同样,机场建设靠的是机场建设费启动的,信息网络建设靠的是初装费启动的,没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是难以想象的。赵燕菁教授根据他多年在一线实践的经验讲道:“改革的40年,就是摸索商业模式的40年。可以说,改革就是设计、摸索、仿效商业模式的代名词。这些商业模式积累起来的巨大社会剩余,就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动力之源。”这一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中国城市化中无数商业模式的设计,成就了过去40年的伟大进步。真正的国家财富,不仅是有形的要素禀赋(劳动力、土地、资本),更主要的是无形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设计。赵燕菁在文章中写道:“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即使被彻底摧毁,只要商业模式可以恢复,所有物质损失很快也会恢复。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社会财富上赶上发达国家,首先必须在制度创设上、在商业模式的积累上赶上发达国家。”按照我的理解而言,中国城市化既需要基层实践,摸着石头过河,也需要顶层设计,尤其在发展愿景导向下,设计出兼顾相关利益者的增值方案和商业模式至关重要。现在广受诟病的“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平台”的模式,确实需要理性反思并逐步完善,但客观而论,也正是这种商业模式创新,才解决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融资难题,才有了中国城市化今天的辉煌。当然,我们需要坚持的是“谁投资谁收益,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同时还要努力使项目投资的外部收益内部化,力争实现项目自我平衡,避免张冠李戴,瞎指挥乱弹琴,后任不理前任的账。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意味着创造财富能力的提升与和谐共生,而不仅仅是数量的扩张和“疯狂的生长”。至于低收入群体的安居问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调整问题,地方政府平台的债务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有些正在解决和完善,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江苏城市发展40年的回顾与反思,可讲的内容很多,我们在座的都是见证人、参与者和受益者。对于未来的展望,今天上午我在我们研究院年度总结会上所讲已有涉及,我谈到我们明年工作重点是坚持一个宗旨,服务政府和企业两类客户,搞好政府智库、规划设计和城市评论三大平台,聚焦创新型城市、智慧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城市更新及文化传承四个研究方向,团结一批志同道合、乐于奉献的研究人员,为江苏城市化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城市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在愿景导向下不断实践、迭代和创新的过程,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找到所谓的最佳方案,只能是有限理性下的满意方案。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既要有国际的眼光,也要考虑中国的国情,更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用创新驱动发展,用智慧赢得未来。

       (作者系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理事长,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
 
 
\
 
充分发挥城市化对
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徐 之 顺
 
       
      我主要谈一谈充分发挥城市化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战略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涵。
      十九大召开之后,省委、省政府贯彻十九大精神,根据新时代特征对江苏发展的目标、战略做了一些调整,提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总目标、总定位,这是新时代江苏发展的新方位。江苏高质量发展是包括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人民生活、文化发展、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发展6个方面组成的系统工程,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城乡建设高质量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江苏已经进入城市化社会,全省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接近70%,苏南接近75%;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也接近50%。40年的城市化发展中,江苏的经济总量能在全国取得第二的位置,城乡面貌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变化,应该说城市化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和主要的载体。回过头看,40年的发展虽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一些方面还需要认真总结和吸取教训,但总体来看,江苏的城市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有江苏特点、富有成效、能够给广大老百姓带来经济实惠的发展路子。
       二、新时代推进城市化,要突出城市驱动创新的重要功能。
       我省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那么拿什么来驱动创新呢?从空间载体来看,城市是推动创新的最有效载体。新时代,新一轮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是大科学时代的创新,涉及到科研机构、科研装备,涉及到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国际国内的人才、资本、信息、物流等各种最稀缺最宝贵的高端资源的空间聚集与优化,来实现最有效的配置。这样的空间载体不可能是乡村,不可能是小城镇,它只能是大城市、特大城市、都市圈、城市群。所以,在实施创新驱动的主战略上,城市、大城市、中心城市要起到龙头带动作用。新时代推进城市化,要更多的考虑城市如何主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让城市成为创新的沃土。
       三、新时代推进城市化,要突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
       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阶段划分,也是发展目标体系,更是一种发展的价值导向。和高质量发展紧密联系的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包括均衡、协调、公平、正义和绿色,也就是说高质量发展内涵了效率、公平、协调这些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既然强调城市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城市化的发展就应该体现、践行新发展理念,不能用过去那种粗放式、速度型发展阶段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指标。也就是说,新时代城市化要比过去传统的城市化有重大改变,新时代城市化是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新型城市化。
       四、新时代城市化,应紧密配合国家区域协调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十九大报告第一次在区域协调、区域发展、空间布局问题上,把城市特别是城市群的作用凸显出来。过去有一种认识,就是经济体量比较大的城市发展速度应该要慢下来,但是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表明,越是经济总量大的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越快。例如广东深圳发展很快,江苏南京、苏州、无锡的增长速度也很高,而苏北很多城市经济总量相当于苏南城市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但其增长速度并不快。这说明,新一轮的竞争,城市对资源的集聚和虹吸效应、扩散功能,能够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需要强调的是,新时代城市化应该考虑到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间的协同,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要更多地考虑向乡村和小城镇倾斜。我们过去是以工带农、以城统乡,更多强调的是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而乡村振兴战略强调的是乡村自身的生长动力和机制,也就是说城市化的发展在发挥自身的辐射效应的同时,不能干扰乡村和小城镇发展的主体性和内生动力机制。在这个方面,需要认真处理好城市化对乡村、城镇和小城市的资源虹吸效应和资源扩散效应的关系,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作者系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


 
\                                          
 
\
\

 
   报:省委省政府领导;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研究室。
   送:省主管及相关部门,有关方面。
  发:本院各领导,各成员单位。                                                                 
   本刊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水佐岗49号省委党校硕研楼  
   联系电话:13851896600
 
 
\
\


\   \   \     \    \ \  \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江苏省住建厅 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