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简介

单位: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

邮编:210013

电话:025-83382671 83382672

E-mial:jscfy@163.com

当前位置:主页 > 城市评论

《城市评论》第32期:数字赋能制造强省 新质领创未来产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1-25 21:12:04



\


内部参阅                                     总第178期
 
       城 市 评 论                 32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         2024年1月22日  



【本期内容】·数字赋能制造强省 新质领创未来产业·

王兴亚:江苏“制造强省”建设新征程与数字赋能                    (2)
沈剑荣: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9)                 
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                 (12)
工信厅: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主要内容    (19)





\
 


数字赋能制造强省 新质领创未来产业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最新提出,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工作,制定发布了指导意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江苏的未来谋划与发展,首先必须基于并充分发挥江苏是全国领先、国际著名制造大省强省这一基础优势,用数字化推进驱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赋能、新质提升,与此同时率先确立、超前筹谋未来产业发展新体系及大目标。缘此,本期刊发本院论坛发表的数字赋能制造强省演讲全文,省主管部门发出的关于制造业和未来产业的文件和文章,供研究参考、工作使用。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新征程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
 

\



 
江苏“制造强省”建设新征程与数字赋能
 
王 兴 亚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江苏“制造强省”建设动作频频,力度很大,2023年6月省政府出台并实施《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9月20日省政府举行“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新闻发布会”,10月2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
    由此,江苏开启了“制造强省”建设新征程。围绕这个主题,首先说说江苏作为制造大省的主要情况;二是讲讲省委省政府强推“制造强省”建设的时代背景、战略安排及目标任务;三是提出落实建设“制造强省”决策部署的“两手抓”建议:一手抓园区驱动,一手抓数字赋能。
  一、“制造大省”名副其实
    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609个小类,是全球范围内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30%,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其中,江苏是“制造大省”,两组数据足以说明。第一组:2023年7月25日,省政府《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我省制造业规模和质态不断提升,2022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5万亿元,占全国13.7%、全球近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7.3%,居全国首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2年达89.1,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第二组:2023年8月8日省政府专场新闻发布消息:2023年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提升至91.9,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全国15%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五分之一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总数跃升至全国第二位。会上,主管部门工信厅副厅长徐军用“全、大、优、新、融和专”6个字概括了江苏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状与主要特点。
由此足见,江苏是实打实的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制造大省”。
     二、省委省政府为什么强推“制造强省”建设
    保持江苏经济发展良好态势,继续“走在前、作表率”,需要有抓手,这个抓手就是保持江苏“制造强省”地位!
    第一,强推“制造强省”建设的主要原因。
    (1)建设“制造强省”是保持经济发展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新征程,地方经济发展是“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江苏发展的对标省份是谁?主要是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江苏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当然是制造业!用省委信长星书记2023年10月25日在江阴调研时的话说:实体经济是江苏的家底,制造业是江苏的根基。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结论:建设制造强省,是江苏经济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2)建设“制造强省”是深入贯彻总书记指示要求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四次到江苏考察,两次参加两会江苏代表团讨论,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许多重要指示,描绘了江苏发展的美好蓝图。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等。落实好习总书记“当表率、走在前、做示范”指示要求,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是发展经济,江苏经济发展的重心是什么,是保持制造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和优势地位。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结论:建设“制造强省”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指示要求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3)建设“制造强省”是奋力推动江苏经济第三次“腾飞”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型,实现了两次腾飞。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了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由农到工”的转型,形成了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动力,实现了从内生发展到全方位开放“由内到外”的转型。形成了著名的“昆山之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江苏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动力源在哪里?近年来,江苏干部和专家学者对此作了深入研究,提交了不少研究报告,包括“两会”提案。2021年以来,在全省形成了共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这是江苏经济实现第三次腾飞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对此,省委省政府作了系列重要工作部署。请大家重点关注五个相关文件和两次重要会议。
    1、省政府2020年11月制定《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2021年8月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这两个文件是指导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和基础性规划。
    2、省政府2021年12月下发《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省工信厅等8部门2021年12月印发《江苏省数字经济加速行动实施方案》,这两个文件明确了江苏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方向、阶段性工作任务和具体实施办法。
     3、2021年11月召开“省十四次党代会”。会上,吴政隆书记提出“今后五年要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关键增量,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明确了江苏发展数字经济的必选项和发展目标,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定调会。
    4、2022年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会”,这是江苏发展数字经济的第一次动员会。
    5、2022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这是江苏发展数字经济的第一个地方法规!《条例》共设九章,对发展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和服务数字化、数据利用和保护、保障和监督等七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建设数字经济强省,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发展数字经济,江苏的优势在哪里?不仅在数字产业,更在传统产业和制造业!在加快数字产业发展的同时,突出强调放大、做强制造业,继续做强江苏经济的强项,进而整体、有效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结论:建设“制造强省”是省委省政府下的一盘大棋!一盘涉及江苏经济发展全局的大棋!
    (4)推动“制造强省”建设是江苏经济发展“扬长补短”的迫切需要
    总的看,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根本,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制造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是,江苏制造还有相当差距。引用垠坤集团2022年9月23日丁宏文章《江苏制造业的强项与短板》的表述:(1)市场主体数量庞大,但竞争力影响力有待提高。(2)行业门类较为齐全,但产业基础能力相对薄弱。(3)产业配套能力较强,但产业链控制力仍显不够。(4)制造模式加快转型,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任重道远。
    上述情况表明,江苏制造还有差距和发展空间,这就是我们的第四个结论:集中部署推动“制造强省”建设,是推动江苏制造扬长补短、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二,江苏“制造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
    有关省委省政府建设“制造强省”总体思路及任务要求,主要体现在2023年出台的三个文件和2021年底出台的一个文件之中,分别是:2023年6月《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2023年11月《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2023年2月《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及2021年12月《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
    另外,2023年还有值得关注两件相关事件,一是9月16日信长星书记接受央视采访,围绕“江苏制造密码”的长篇受访录;二是10月2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对制造强省建设作出具体部署。
    整合这些代表性文件、访谈和会议精神,我们大体上可以理解和掌握省委省政府“制造强省”建设的基本精神。
    要看到这四个文件之间的关系: 1、《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1650”产业体系建设)是指导“制造强省”建设的整体安排,明确了建设江苏“制造强省”的总体要求及具体框架、重点领域、实施方案等。2023年9月20日省政府“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新闻发布会”指出,建设“制造强省”的目标任务是:做强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是数字赋能江苏制造业的行动指南,明确了推动江苏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任务要求、实现路径和政策举措。
    3、《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是对江苏未来产业包括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方向性指导和引领,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具具内容、发展路径和政策举措,具有长远影响。包括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通用智能、虚拟现实、前沿新材料、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初步形成“10+X”未来产业体系。
    4、《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是对江苏经济发展包括制造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安排,明确了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发展思路(融合集群发展)及政策举措,对有效推动和提升江苏经济发展包括制造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如果说,四个文件是江苏“制造强省”建设的“四梁八柱”,那么“信书记的央视采访录”和省委省政府“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是全面展开“制造强省”建设的动员令、路线图。
    1、信书记在央视采访中强调了“1+1+3”:第一个“1”,强调要牢记江苏发展“第一要务”:发展经济;第二个“1”,守好江苏经济发展“基本盘”:传统产业不能“一退了之”。“3”,就是江苏制造要追求三个“新”:新活力,新优势,新期待。
    2、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明确“制造强省”建设的总体任务要求是“五个三”:(1)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2)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大行动”。更加注重以“网联”放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效应,打造数实融合强省。(3)梯度培育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三类主体”。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发展,支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整体提升。(4)厚植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动力”,为新型工业化赋能增力。(5)建强企业家、科研人才、产业工人“三支队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三、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制造强省”决策部署的思考与建议
    提两方面的建议:一是用好产业园区平台,充分挖掘和放大园区在“制造强省”建设中的潜力和优势;二是数字赋能,为发展制造业提供新动能、新途经、新空间。
    (一)充分挖掘放大产业园区“制造强省”建设中的潜力和优势
    产业园区是地方经济实现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江苏是较早建立园区的省份,产业园区比较多的省份,也是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
   “华经产业研究”数据显示:江苏省共有175个开发区,其中省级开发区10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7个。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显示,百强园区中,国家高新区占52席,国家级经开区为48席。江苏在其中占19席,全国最多。在商务部刚刚公布的“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显示,苏州工业园区排名第一,实现“八连冠”,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建设“制造强省”,各级各类园区不能缺位!而是要进一步“上位”!省委省政府重视园区建设发展,2023年下半年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信长星书记围绕苏州园区即将建园30周年,密集走访了新加坡和香港。二是2023(第十届)江苏互联网大会专题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平行会议”。聚焦和研究新时期江苏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我应邀作了《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
    我的建议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向数字化、智能化要动力、要效率、要发展,数字赋能,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结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离不开全省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讲,“制造强省”建设,不仅要做好单个制造企业发展这篇“小”文章,更要做好企业“载体”、“平台”发展这篇大文章!
    (二)数字赋能,推动制造企业内涵式发展
    1、首选思路:推进制造企业“智改数转”--“存量中求增量”。
这方面最权威的指导文件是2021年12月省政府出台的《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行动计划”的任务:到2024年底,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90%。“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省财政每年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聚焦省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十大工程”。
    2021年以来,我和史明同志参与了南京市江宁开发区“智改数转”考察调研工作,帮他们总结并向全省推广了“智改数转”精选案例--“沃土工场”。我的看法和结论有三点:(1)省委省政府抓制造企业“智改数转”,是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制造强省”的重要决策,完全符合江苏制造发展实际;(2)制造企业抓“智改数转”的确有效。江宁的实践表明,企业提质增效大体上在15-35%左右,这是了不起的效益,也就是说,数字赋能,可以在企业存量中提升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产出;(3)抓“智改数转”是企业的一把手工程,也是个“技术活”。
    2、必选思路:数字赋能新领域、发展新产业——“1650”、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制造强省”建设大战略下,不仅要发展制造业本身,更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数字赋能)各领域、各产业,推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为发展制造业提供新动能、新途经、新空间。
    3、深化思路:数字赋能治理--为制造业发展营造更加科学高效的外部环境。
    信长星书记指出,“我们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去发展。”2023年7月19日中智科博(北京)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发表论文《新形势下推进我国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思考》指出:我国园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园区要注重系统化、多元化、融合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
    在此,我对园区数字治理谈点看法。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我省数字园区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数字赋能,打造集约发展园区、高效管理园区、精准服务园区等,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江苏经验。但也要看到,全省数字园区建设存在南北差距、治理差距和效率差距,不平衡现象突出;一些地方数字园区建设内生动力不足;数字园区建设存在“碎片化”;园区数字治理进展缓慢,行政化特色显明,制约园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应对园区数字治理提出具体要求:通过数字园区建设,使园区机关各部门、各系统都“动起来”,真正做到习总书记推动“三融合”(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五协同”(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指示要求,扎实推进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与此相协调配套的治理体制和方式方法,为园区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充分保障。
 
(作者系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沈 剑 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工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优先发展,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生命科学等前沿赛道,厚植发展新优势。省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全省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主攻方向、培育重点、政策措施。

         一、突出系统谋划,着力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

       未来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先导产业中更加具有技术前沿性、需求突破性、影响颠覆性、价值战略性和前景爆发性的前端产业。江苏科教创新资源丰富、未来产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全省有15所高校共设有38个未来产业相关学科,超过75家重点研发平台开展未来产业技术研发,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190项,居全国第一;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围绕未来产业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举措,积极构建全链条未来产业发展生态。《指导意见》基于全省未来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明确提出构建“10+X”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及产业发展目标。在产业发展新赛道的谋划方面。科学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和我省产业发展现实需求,系统考量发展基础好、产业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等实际因素,提出优先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在发展目标的设定方面。提出到2025年,建设10个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引育50个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南京、苏州率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重点领域、关键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到2030年,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实现从大到强、从有到优,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到2035年,形成自主可控、系统完备、先进安全的未来产业体系,推动江苏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二、突出创新策源,着力推动前沿技术先行先试 

      《指导意见》明确了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切实推动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变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量”。一是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建设“应用基础研究特区”,每年实施15个以上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培育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项目,夯实未来产业的技术策源基础。二是加快建设未来技术孵化平台。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探索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更多原创性、前瞻性技术突破。鼓励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强化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制造、可靠性验证等转化服务能力,加快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三是加快完善创新容错机制。充分考虑未来产业不确定性等特征,对国有企业、高校院所等在原创技术研究、新兴产业投资、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因不确定性、难预测因素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损失,相关负责人已应尽职责、决策和实施程序符合规定、并未谋取个人非法利益的,给予责任豁免或减轻责任,营造未来技术研发敢闯敢试、不畏失败的创新环境。

       三、突出企业主体,着力打造未来产业特色集群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指导意见》注重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以市场需求引领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厚植未来产业的内生驱动力。一是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企业梯队。加强未来产业领域本土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着力引进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加快构建未来产业企业矩阵,打通企业进阶式成长快车道,促进各类“大而强”和“小而专”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二是强化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建设。鼓励国有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设验证场景,面向社会有序开放。支持运用未来技术赋能重构农业、制造业、商务、能源、交通、建筑、教育、康养、文旅等行业,建设50个以上开放应用场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示范。支持长三角跨区域开展应用场景合作,以应用场景先行试验、融合应用,助力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三是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着力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支持苏州、南京等城市积极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开展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先行先试,持续推动创新型企业集聚集群发展。

        四、突出要素保障,着力打造产业发展硬核支撑

       未来产业是人才、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持续加大数据、人才、科技金融等创新要素投入。《指导意见》聚焦人才、金融、数据等关键要素,加快营造导向明晰、自由流动的市场氛围,为未来产业加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深化创新人才引培。加快研究制定未来产业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加大人才政策等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推动在苏高校科学设置未来技术相关学科,系统培养100个以上具有交叉复合背景的未来产业创新人才(团队)。二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持。推动组建省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三是扩大数据开放共享。通过特许开发、分级授权等方式,推动未来产业领域科学数据、实验数据向企业开放,充分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潜能,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

        五、突出创新治理,着力发挥政府指导引导作用 

       未来产业具有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必须更好发挥政府战略导向作用。《指导意见》从推进机制、治理模式、开放合作等方面,细化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要求,积极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开放创新生态。一是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协同联动,推进未来产业重大问题研究、重大事项决策和重点工作部署。整合有关部门、行业专家、智库单位等力量,强化未来产业发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定期发布未来产业运行情况报告,逐步完善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培育机制和评估体系。二是创新监管治理模式。支持开展未来产业专业园区建设试点,探索“学科+产业”创新模式,有序构建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未来产业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制度,稳妥实施“观察期”“包容期”等新型监管举措,营造包容审慎的未来产业发展环境。三是深化开放合作发展。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探索构建跨区域未来产业协同发展体系,举办未来产业相关峰会、论坛,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主动承接未来产业国际技术转移,深度融入未来产业全球创新网络。接下来,省发展改革委还将健全完善《指导意见》的配套政策,印发实施《江苏省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推动未来产业成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为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
 
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
 

苏政发〔2023〕104号


 
 
      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备重大引领和变革作用。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积极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扩大高水平国内国际合作,着力培育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链条,打造自主可控、系统完备、先进安全的“10+X”未来产业体系,构筑江苏新型工业化竞争新优势,为全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新的产业支柱。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建设10个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平台载体,引育50个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南京、苏州率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重点领域、关键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通用智能、虚拟现实、前沿新材料、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初步形成“10+X”未来产业体系。
       到2030年,未来产业形成较大规模,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网络、孵化培育链条、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完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引领发展的头部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实现从大到强、从有到优,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到2035年,未来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世界一流企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形成自主可控、系统完备、先进安全的未来产业体系,未来产业成为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江苏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二、重点方向

      (一)优先发展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
       1﹒第三代半导体。高标准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推动碳化硅、氮化镓单晶衬底及外延材料制备技术升级和应用延伸,大力发展电力电子器件、微波射频器件、光电子器件等产品,超前布局发展氧化镓、金刚石等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地。
       2﹒未来网络。全面提高未来网络试验设施运行服务能力,加快实现重大价值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发展高速全光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算力网络、卫星互联网等领域,构建空天地一体、通感算一体、设施与应用深度融合的未来网络体系。支持南京、苏州打造未来网络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的发源地和引领者。
       3﹒氢能。围绕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充分发挥江苏沿海风电资源集聚优势,着力突破海水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关键技术,推动液氢制储运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积极发展石墨烯、高活性轻金属等固态储氢材料及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制储氢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氢冶金等场景示范应用,实现多能互补。
      4﹒新型储能。稳妥推进钠镍/钠硫电池、固液混合/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低成本、规模化应用,加快提升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储能技术产业化,探索熔盐储热、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前沿技术,加快高比能、高安全、长循环新一代储能电池技术研发,持续提升储能系统集成能力和智慧可控水平,拓展新型储能商业模式。
       5﹒细胞和基因技术。聚焦基因组学、基因测序、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重点领域,突破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载体递送、基因编辑、类器官等关键技术,加快CAR-T细胞及干细胞治疗、非病毒载体基因治疗、溶瘤病毒产品研制,鼓励发展类器官芯片、DNA存储等新技术。深化产医融合发展,支持关键原材料、重要设备耗材等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6﹒合成生物。加速DNA/RNA底层技术突破验证和转化扩容,积极发展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的DNA/RNA自动合成系统,超前布局定量合成、蛋白质设计、细胞设计、高通量筛选等前沿技术,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材料等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与工程化应用。
       7﹒通用智能。积极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加快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前瞻布局类脑智能技术,积极开展AI大模型技术研究,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服务业、智能制造业。
       8﹒前沿新材料。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快速发展需求,发展粉末冶金、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智能仿生材料、超导材料、超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强化前沿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和应用示范平台建设,促进新一代材料与关键装备、终端产品同步研发、生产、验证和应用,推动一代材料革新一代装备。
       9﹒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瞄准碳中和愿景下零碳负碳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碳捕集、运输、利用、封存、监测等环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系统集成耦合与优化,发挥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在能源系统和工业领域的关键减排作用,加快实现低能耗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及封存能力。探索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生物转化、液化驱油、矿物封存、有机化学品和燃料制造、高值无机化学品生产等碳利用技术,加快推动新一代低成本、低能耗碳捕集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
      10﹒虚拟现实。重点攻关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生产、压缩编码、安全可信等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终端外设、运营平台、应用软件等供给能力,加快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演艺娱乐、安全应急、残障辅助、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场景建设。
      (二)超前布局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
       紧密跟踪世界科技前沿,把握未来产业变革趋势,瞄准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前沿领域,多方向、多路径开展不确定性未来技术预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挑战,力争在关键细分领域换道抢滩,培育一批未来产业新增长点。

        三、关键举措

       (一)突出产业创新策源。
        开展面向未来产业的科技战略研究,以产业应用需求为牵引,引导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和高校院所自主布局未来产业基础研究,鼓励顶尖科学家领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探索建设“应用基础研究特区”,每年实施15个以上前瞻技术研发项目,支撑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项目,提升未来产业创新策源能力。面向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牵头或参与建设省级产业(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升级为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支持科技型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企业,探索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未来产业原创性、前瞻性技术突破。加强未来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和布局,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推动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发展,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强化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制造、可靠性验证等转化服务能力。强化全省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采取专利等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先使用后付费等多种形式,加速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推动企业开展未来产业细分领域的工艺路线、制造设备研发,加快未来产业培育及产业化进程。(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动强企育链集群。
        围绕“10+X”未来产业领域,加强本土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瞄准国内外前沿科技集聚城市,推动跨区域创新资源互补和成果转化,着力引进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加快构建未来产业企业矩阵。推动未来产业“育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的未来产业培育链路,加快培育氢能、细胞和基因技术等产业链。统筹全省未来产业布局,充分依据地方经济、产业和科技发展的特点,科学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到2030年,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支持苏州、南京等城市积极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高水平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相关设区市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场景应用牵引。
       围绕氢能、新型储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前沿科技,支持国有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设验证场景,面向社会有序开放,推动前沿科技创新应用和突破。围绕通用智能、未来网络、细胞和基因技术、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支持建设开放综合性和行业类融合应用场景,以场景应用推动技术产品定型、用户群体培育、市场需求挖掘,加速产业化进程。推动产业跨界融合示范,支持运用未来产业前沿技术赋能重构农业、制造业、商务、能源、交通、建筑、教育、康养、文旅等行业,到2030年,建设50个以上开放应用场景。支持应用场景促进机构发展,引导企业常态化推进场景挖掘发布、供需对接、建设运营,推动多元化场景建设和开放。推动开展长三角跨区域应用场景合作,探索打造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强的典型应用场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能源局、省交通运输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国资委、省药监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大关键要素支撑。
       研究制定未来产业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加大产业科创领军人才“顶尖人才支持计划”“双创计划”和省“333工程”等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推动在苏高校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实验室,科学设置未来技术相关学科,到2030年,系统培养具有交叉复合背景的未来产业创新人才(团队)100个以上。创新金融支持服务,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相关设区市共同组建未来产业天使基金,促进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市场化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依法合规投资未来产业,吸引带动商业银行、公募私募等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保障未来产业发展资金多源性。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首贷投放力度,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前沿技术创新等重点项目金融保障。加大未来产业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力度,通过特许开发、分级授权等方式,推动科学数据、实验数据向企业开放。(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省国资委、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监管总局江苏局、江苏证监局、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化产业开放合作。
       充分利用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共建共享,探索构建跨区域未来产业协同发展体系。立足江苏制造大市场,深入对接京津冀、粤港澳等未来产业先发地区,联合开展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加大融合性和原创性技术供给。办好未来产业相关领域峰会、论坛,深度融入未来产业全球创新网络。发挥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门户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主动承接未来产业国际技术转移,畅通未来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的全球化供给。(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创新未来产业治理。
       统筹推进先用先试,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先行先试任务清单,支持南京、苏州等城市率先建设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大胆开展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场景应用、要素保障、生态构建、产业治理、风险防范等探索创新。支持大学科技园开展未来产业园建设试点,探索“学科+产业”创新模式。推动未来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在确保安全可控前提下,探索构建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未来产业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制度。探索“观察期”“包容期”等新型监管举措,实施提示预警、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在符合条件的领域试点“沙盒监管”,加强对智能、生物等重点领域安全、伦理规范及社会治理实践研究。探索制定未来产业重点领域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大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完善容错机制,对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原创技术研究、新兴产业投资、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因不确定性、难预测因素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损失,相关负责人已履行应尽职责、决策和实施程序符合规定、并未谋取个人非法利益的,给予责任豁免或减轻责任。(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未来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推进未来产业重大问题研究、重大事项决策和重点工作部署。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协同联动,制定未来产业行动方案,落实未来产业重大任务。加强工作指引,整合有关部门、行业专家、智库单位等力量,开展前瞻研究,逐步完善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培育机制和评估体系。(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支持力度。
       按照各有侧重、错位支持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省级有关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加大对未来产业领域重大项目支持力度。落实国家出台的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转让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未来产业领域更多产品纳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推动首台(套)重大装备、首版次软件、首批次新材料的首购首用。强化人才、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优先支持未来产业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各设区市结合实际出台未来产业专项支持政策。(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税务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统计监测。
       探索建立未来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未来产业统计监测工作机制,制定全省未来产业统计目录。强化未来产业发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定期发布未来产业运行情况报告。对培育未来产业工作成效明显地方,给予督查激励表彰,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省统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年11月6日公开发布)
 
 
\


 
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主要内容)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深化“两聚一高”实践,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制造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制造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制造业增加值达3.5万亿元、规模约占全国1/8,贡献了全省34.5%的地区生产总值、39.1%的税收,6个集群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中胜出、数量全国第一。
       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37.8%和46.5%,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8.0、6.4个百分点,七大高耗能行业营收占比由31.6%下降到28.6%,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和去产能任务。
        制造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左右、较“十二五”末翻了一番,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占全国1/8,高新技术企业达3.3万家。
        制造模式加快转型。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2家、智能车间1307家,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86家、标杆工厂95家,5G基站基本实现全省各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全覆盖,企业两化融合指数达63.2、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
        骨干企业支撑有力。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48家,超千亿元企业1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0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74家。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制造强省建设部署要求,聚焦自主创新、融合赋能、绿色集约、提质增效,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培育为引领,着力提升江苏制造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争当表率,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践行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自主创新,开放合作。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以创新引导需求、驱动转型、优化供给、保障安全,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
      质效优先,生态友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效优先、绿色发展,着力优化制造业供给结构,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升级,加快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程度释放和激发企业活力,加强规划引导、行业指导,提升产业治理能力。
       系统推进,彰显特色。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全省制造业发展,促进科技、金融、人才与制造业协同,形成全省上下联动、各地特色彰显、产业生态完善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制造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全国的领先地位巩固提升,实现创新高水平、制造高效率、供给高品质、结构更优化、区域更协调、环境更友好的高质量发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一流自主品牌领军企业不断涌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35年,全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全要素生产率、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制造业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更加协调,有力支撑我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保持基本稳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8.5%、42%。
       创新引领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2%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达12%。
       数字转型铸就新动能。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7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以上。
       绿色发展达到新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降低17%,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20%。
       壮企强企取得新成果。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6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000家。

       三、发展重点

       聚焦新兴领域、突出特色优势,围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64个细分产业领域,全力打造1个综合实力国际领先、5个综合实力国际先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10个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集群、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集群、物联网集群、高端新材料集群、高端纺织集群、生物医药集群、新型医疗器械集群、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集群、信息通信集群、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集群、高端装备集群、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集群、节能环保集群、绿色食品集群、核心软件集群、新兴数字产业集群。

       四、主要任务

      (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链。以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为导向,实施卓越产业链打造、重点产业焕新工程,锻造优势产业长板,补齐产业基础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
      (二)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企业自主创新升级工程,提升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三)开创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制造新图景。坚持系统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打造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江苏样板。
      (四)建设低碳清洁可持续的绿色安全制造新体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形成全省制造业绿色安全发展方式。
       (五)培育享誉全球的“江苏制造”名企名牌。引导企业立足创新、追求卓越,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壮企强企工程,弘扬企业家精神,重视管理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领军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高地。
      (六)形成特色彰显融合协调的区域产业新格局。强化全省制造业发展“一盘棋”,因地制宜发挥基础优势,彰显产业特色,深度协同共建集群和产业链,支持沿江、沿海和苏北三大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全省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为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贡献江苏方案。
      (七)塑造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持续推进制造业全方位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新空间,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县(市、区)为重点,组织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
       (二)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行动,对标国际一流,打造我省营商环境升级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政企沟通渠道。
       (三)保障发展空间。加强与国土空间等规划对接,引导各地开展工业用地区域和红线划定,加强工业用地用途管制,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实行产业用地准入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存量用地盘活,推动低效用地“腾笼换鸟”。
      (四)建设人才队伍。围绕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编制人才图谱和需求目录,在海外人才引进、“双创计划”、“333工程”中提高制造企业人才比重,制定实施产才融合三年行动计划,培养壮大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水平工程师人才队伍,更加重视本土人才培养。
      (五)强化精准支持。推动产业政策从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支持各地探索创新专项资金使用方式,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各类惠企政策,提高政策获得感。加大省政府投资基金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设立重点产业链专项基金。
      (六)弘扬制造文化。挖掘制造文化内涵,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诚信精神,推进制造文化进校园,定期召开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表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特别是新生代企业家。
 
                                                         
  报:省委省政府领导;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研究室。
  送:省主管及相关部门,有关方面。
发:本院各领导,各成员单位。                                                                

  本刊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237号中央公馆           
  联系电话:13851896600


 
\
\
 
城市发展研究院网站负责人兼图文编辑制作:钱伯华
(本院
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省委研究室 原巡视员)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江苏省住建厅 建设部